2)第八百三十九章:总师驾到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金琴科总设计师才来到了中航西南,和他本人一起的当然是几乎一整支安225的设计队伍,现在有新舟600项目在手,虽然没有之前安225时代的风光无限,但也还算是手头有项目可以做。

  至于说安70这款飞机,一家设计局的作品,大家相互之间还算是比较了解罢了:“安225那都已经过去了,它和安124一样,没有苏联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支持这种空中巨兽的研发和制造,现在转行客机,这也是我在安东诺夫设计局时代的梦想,所以我现在的工作还算一切都好。”

  接着,也不管德国佬听了这话之后是什么表情,又开始说着关于这次的安70飞机的一些问题。

  “关于安70这款飞机,它其实就是用来代替伊尔76运输机地位的一款前线战术运输机机,飞机的定位就是和伊尔106运输机一起组成新世纪苏联军队的野战运输体系。”

  话还没有说完,似乎又是怕这里的人不知道伊尔106是一款什么飞机,又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哦,对了,这个伊尔106你们可以把它称之为C17斯基就行了,是大概设计和C17如出一辙的一款飞机。“

  一边说着,金琴科总设计师还有些不屑地摇摇头,也许相对于安东诺夫设计局这样的巨人来说,同是二战之前一路走来的老一代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的这种行为是被同行所不耻的。

  当然,这说这话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有一些苏联时代双方激烈竞争所导致的“仇恨”在里面,也就是不得而知了。

  倒是杨辉这些听众们能听到这些内部消息,自是免不了唏嘘不已,若是当年的苏联没有解体,那么安70和伊尔106的组合也就确实非常的牛逼。只可惜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安70现在苟延残喘,而伊尔106压根儿就没有完成设计便直接下马,这也都是命!

  也许是感叹够了,金琴科总师这时候也收拾好心情,才正式地说到了安70项目:“对于安70这个项目,我虽然没深入地参与到里面,但当年也算是为这个项目做过一些设计工作,这飞机的主翼就是我做的设计。所以对这项目还是算是比较了解,现在你们就说说到底如何定义新的中型运输机的?”

  金琴科本人是负责了安70飞机的主翼设计,那这倒是说的过去,毕竟当时看这位简历上所写的就正是对飞机的机翼增升、动力增升方面有着深入地研究,那么这次就算是找对人了。

  “好吧,那就由我来说好了,首先我们这次的新中运要求货舱的尺寸足够宽敞,所以就看中了安70的44货舱,最后我们觉得安70的机身设计也还算非常的优秀,打算直接采用这种设计。”

  随着杨辉这话说下来,金琴科总师脸上的表情却是大起大落,先是认可,再是摇头,这明显也是很有想法啊!

  这时候的杨辉倒是选择暂时停下来,能够多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自然是最好,这时候就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专家的意见,于是这就有了金琴科总师的一句。

  “你们要求中型运输机的货舱足够宽敞,这种想法没有问题,但是你们现在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

  虽然不知道现在项目定位是怎么想的,但出于职业道德,做为总设计师还是有必要说一说这些问题。

  “安70的机体设计,那最多也就能够承载50吨的极限,一旦超过50吨之后货舱的结构就会受到永久性地损伤,而你们两国家的主战坦克的吨位和T72是一个级别的?”

  看了看德国佬,一想到豹二那55吨的最低作战重量,明显这安70就不适合德国,而对于共和国这边的坦克虽然也不是太清楚,但光是看海湾战争**和国出口的MBT2000坦克的指标就知道,共和国自用的坦克在重量更不会轻到哪里去。

  此时才知道金琴科总师应该是想多了,德国那边连忙站出来解释着:“不不不,我们并没有打算研制可以运输豹二坦克的战略运输机,我们要得只是一款极限载重32吨的中型运输机而已。”

  『:访问网站』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