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九章 孙子兵法的错误运用,明朝三大营的落寞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酋大部队还没到达,皇帝立即轻车简从,快速前往居庸关,以保万全,王振还是不准。

  在土木堡耗掉两天,也先大军到达,而土木堡扎营的地点,没有水源。

  挖地数丈不得水,全军人马饥渴了两天,战斗力几乎丧失。

  也先大军看到明军人数上占优势,假意派使者谈判讲和,皇帝和王振竟然信以为真,命令移营取水。

  结果全军松懈,争相去附近小河取水,也先一看明军营寨混乱,发动攻击,可怜明军几十万人被分割数段,失去有效的指挥,一些将领和士兵逃散,部分将领只能各自为战。

  护卫将军樊忠眼看明军全军覆没,怒发冲冠,大呼我为天下诛此贼,以锤击杀王振,而皇帝只是瑟瑟发抖的坐在地上,束手待擒。

  土木堡一战,大明开国积攒了近百年的军事家底打光了。

  三大营全军覆灭,随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员,勋贵武将大部分殉国,前文提到的张辅已经七十多岁了,护卫将军樊忠都战死疆场。

  而且皇帝被敌国俘虏,造成一些系列的内部政治问题,勋贵武将阶层从此几乎再无实力可以影响朝局,无法平衡文官阶层和宦官,皇帝只能更加依靠宦官奴才去平衡文官集团,这为后来的变乱埋下祸根。

  这场惨败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就在于皇帝年少毫无治国经验,加上宦官王振也是宵小之徒,善于专权敛财。

  明朝前几代皇帝文治武功,国家实力完全在瓦剌之上。

  即使明朝实力强大,敌人也不一定望风而逃。

  他们对自己的实力盲目乐观,战争准备仓促,后勤补给根本没有周密布置,行军时军令朝令夕改如同儿戏,而对敌人的变化根本没有详尽的了解。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明朝君臣对自己的优势过分自信,对自己的劣势根本就不了解,对敌人的变化也根本不了解,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知己知彼,是孙子兵法中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孙子兵法的精华内容,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通过明英宗这个故事,也足以给军事家们很多的启示。

  …………

  大明皇宫。

  看到这里,朱元璋气的快发疯了。

  这已经是第二次鞭尸了。

  这让他很没面子。

  “混账!这个蠢货!”

  “咱老朱虽然不喜欢孙武这个人,但对于他的兵书,咱没啥好说的。”

  “一句话,就是好用。”

  “而朱祁镇这个蠢货,竟然连这些道理都不懂,实在是如同一头猪。”

  “咱创建的三大营,就被这混账给毁了!”

  “咱实在是想不通,咱老朱怎么会有这样的蠢才子孙。”

  朱元璋都快气炸了。

  大明三大营投入了他多少心血。

  说没就没了。

  明朝三大营又被称为京师三营和御前三营。

  主要包括有五军营、三千营和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