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七十九章 孙子兵法的错误运用,明朝三大营的落寞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机营。

  人数也并不是只有三个营的兵力,至大明正统十四年为止,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三大营作为大明王朝拱卫京师的重要力量,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初便设立了。

  洪武十三年归属五城兵马司指挥。

  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将三大营分设为御前三营和南京三大营,规制逐渐达到完善。

  而三大营真正的春天,是明成祖朱棣时期。

  永乐一朝,三大营作为朱棣的御前三营,几次跟着朱棣御驾亲征、深入漠北,与瓦剌、鞑靼、兀良哈作战多年。

  有力的消灭了这些蒙古各部的有生力量,使其短时间内不敢有觊觎大明之心。

  而在明成祖朱棣驾崩的一年后,他的“好圣孙”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

  在他的带领下,御前三营不仅进行了调整与扩编还迎来了第二春,继续在朱瞻基的带领下与瓦剌作战,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朱瞻基的突然离世,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初期,三大营虽然已经不再是永乐和宣德时期的三大营了。

  明朝京师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使用火器作战的精锐部队,是世界上最早成建制装备和使用火器的部队。

  神机营主要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归属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装备有火枪、火铳等热兵器,后期又添置火绳枪等武器。

  作战时,主要负责保卫皇帝所在的中军大营安全,执行对前线作战部队的火力支援和对敌军火炮打击等任务。

  三千营明朝京师三大营之一。

  最初以塞外招募的三千蒙古骑兵组成。

  嘉靖年间蒙古骑兵发展到约七万人后改名神枢营。

  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这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实际人数早已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而这些骑兵都是对外招募的蒙古士兵。

  明军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招募使用这些蒙古士兵来为其作战。

  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明成祖朱棣手下战斗力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和打乱敌方阵营的角色。

  五军营是明朝京师三大营之一,主要由马军、步军组成。

  除了在京师常备守卫军外,每年又从中都、山东、河南、大宁等各都司兵分别抽调十多万人,轮番进入到京师换防操练,时刻保持着充沛的战斗力。

  在之后的弘治朝、隆庆朝、嘉靖朝和万历初期张居正当政时,营务整饬,整顿军备,使其京师三大营也几次散发出短暂的一束光芒。

  此后,由于朝政腐败,将帅贪腐无能,吃空饷、士兵私人化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得京师三大营的战斗力每况愈下。

  到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居庸关,崇祯皇帝派出了自己京师三大营迎战,本以为京军乃是朝廷的精锐之师,精锐出动,肯定能打的农民军丢盔弃甲,惨败而归。

  但让崇祯皇帝想都没想到的是,京师三大营未经开战,刚刚与农民军接触上,还没开战呢,便一触即溃。

  至此,大明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京师三大营也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灰飞烟灭。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