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3章 根本原因_寒门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个朝代开国之前都会对国家内所有耕地做一次统计。

  大周朝从建国到现在因为经历过几次动荡,所以之后也做过统计……但距离上一次统计耕地也过去百年了。

  由于刚刚郑兆安才公布了一件私吞百万石粮食的大案,朝堂上自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甚至觉得应该统计了,否则每年都是让地方官员上报。

  这中间到底要吃掉多少亩田地啊。

  如今的朝廷,各部都缺钱!

  地方的官员却富得流油,作为更高级别的京官,哪看得下去。

  在张子真提出来之后,不少官员都站出来同意!

  可统计并不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要重新制定田赋制度。

  果然,

  在看到如此多官员同意之后,张子真趁热打铁,提出了自己新政的田赋改革。

  “殿下,我朝田赋制定于太祖时期,当年大周朝百废待兴,民间更需要有官员牵头带动,所以田赋制度中间一直缺少约束……可如今我朝的官吏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地方官吏克扣田赋的事情才会发生。”

  在张子真看来田赋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

  新政便是要改革田赋!

  可田赋的问题背后,最关键的还是官员。

  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导致了他们肆无忌惮的搜刮国库。

  在场的大臣们原本还以为张子真想要给出新的田赋规则,没想到话锋一转,到了官员身上。

  “噢,老师这话何意?”太子似乎也没搞懂张子真所指的地方。

  只见对方拿出提早就准备好的奏折递交上去。

  “殿下请仔细看……这些是我江州之时收集各地官员的数量以及权限。”

  这份手抄的数据还不止写了一份,

  剩下还有十几份可提供给在场的大臣们传阅,

  颇有点之前柳星平做事的感觉!

  不愧是老师和学生啊。

  做事都是一个模式……

  而传到王游这里时,仔细一瞧,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江州地界有一县,名叫安庆。地域不足百里,人口不过五千……可这样的县衙中上下却有着近乎五百多饶官吏和下属,而五百人所涉及的户数近乎两千五百余人,一个县城啊,半数吃官饷,又有何人来做事?”

  看着众位大臣在传阅,张子真便站出来继续。

  王游仔细阅读着其中的描述,

  归根结底,就是吃国库的人,太多了!

  一个五千多饶县城,县衙府辐射的人居然有五百多……

  当然了,

  有些人可能只是府衙的杂役,或者是端茶倒水的喽啰一粒

  甚至是跟随捕快的临时捕快等等全部算在一起。

  虽然能够吃上皇粮的人只有县令、县丞等几个人,可下面那些弟的工钱也休要他们发呀。

  没钱,怎么办?

  肯定找钱去啊,

  而最容易找钱的地方,不就是手里的权力么。

  再加上大家的利益相关,所以即便都知道也不会揭发。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