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184.盲穿“三度”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类似开凿隧道的工作,看似没有难度,但其实有许多细节要考虑。

  “皮下深浅一定要把握好,如果你们以后要做同样的手术,请务必在尸体上多练习练习。”卡维放下了组织钳,改用手术刀,“分离过深,会出血感染,浅了破坏营养供应,皮肤很容易坏死,最好的深度就是在皮下的脂肪层,同时动作也要轻柔”

  看着这一路打隧道,穿胶管,别说那位递手术器械的二助了,就连马西莫夫也对卡维的基本功赞叹不已。

  vp分流手术说起来就是在身体上穿两个洞,然后用管子把它们连起来,听着很简单,可真正落到实践操作上却满是细节。现在只是一般的准备工作,马西莫夫就已经没什么自信了。

  但卡维的操作却更激发了他想要学习新技术的欲望:“接下去是不是得做脑室穿刺了?”

  “对。”

  如果是在现代,此时器械护士递上手的应该是一根带金属导芯的脑室穿刺针【4】。但现在条件有限,这种纤细的中空金属管道很难制做,也不可能有现成的,临时翻开圣玛丽医院外科器械箱进入眼帘的都是些更粗的吸引头。

  置入腹腔的吸引头太粗太长,普通针头又太细太短。

  市立总医院倒是有类似粗细的银管,是卡维为了给病人导尿让拉斯洛做的。可这种管道只有前后两个开口,对于蛋白含量较高的脑嵴液分流引流来说还是太过单一了,会导致引流不畅甚至梗阻。

  面对这种困难,卡维只能在术前另辟蹊径:“让你们收集的羽毛笔呢?”

  “都在石炭酸里泡着呢。”

  “长度大约要10cm,直径3mm。”这是卡维之前要求准备的穿刺替代品,“上下有些浮动没关系,关键在于周围的羽毛得给我弄干净。”

  “全医院上下一共55支笔,我们挑出了3支,为了去掉羽毛,我们还把管壁削掉了一层。”

  “磨滑了么?”

  “非常光滑。”

  传递器械的二助送上了三根“穿刺管”,长度和直径都符合卡维的要求。材质上虽然没有金属那么坚固,但相比其他需要做分流的病人,桑蒂尼夫人使用的时间其实并不长。【5】

  “这根前端太细,不能用;这根中间裂缝太多,不能用;这根.这根倒还不错,不过得再加工加工。”

  卡维用细针小心地在管壁上戳了几个小洞,很快做成了19世纪简陋版的脑室穿刺针。在保证外壁基本光滑的前提下,卡维手里拿着笔管,准备从钻孔处直接插入脑室。【6】

  这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需要考虑穿刺的深度、角度和力度,任何一个出问题轻则昏迷重则直接死在手术台上:“穿刺位置已经确定,角度对准前方眉弓,入针的深度么.”【7】

  卡维边解说,边开始用力,将穿刺针头扎了进去。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