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章 初识楼兰_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初识楼兰

  张越准备在玉门关停留两日,让众人先休息一番,恢复体力。

  出了玉门关,一路之上就很难找到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了。

  贰师军在回军的时候虽然在沿途设置了不少汉军据点,但这些据点都非常小,难以接纳张越这支千余人的队伍。

  安排好各项事务,张越带着李肆、郭开二人登上了玉门关的城头。

  望着远方壮丽的景象张越忍不住吟道:

  “壮士西征人未还,汉家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明公好气魄!”

  旁边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来人约莫三十岁,一身戎装打扮,正是玉门校尉张棉。

  “拜见明公!”

  张越原就有打算拜访这位校尉,因为对西域的了解恐怕没有人比他知道的更多了。

  此人正是凿空西域的第一人,博望侯张骞之子。

  也正是因为他,张越才意识到自己的出现已经开始改变历史的走向。

  后世记载,张棉并没有担任过玉门校尉,职位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名小小的亭驿。

  张越与张棉两人相见甚欢,颇有志同道合之感,且俩人都对西域有独到的见解。

  两人相聚时,总是不断的探讨西域的各种问题。

  如果不是张越身上有要务在身,估计还要再探讨个十天半个月。

  依依惜别之时,张棉把父亲留下的一副西域诸国图送给了张越。

  张越自然是感激不尽,有了这幅图,他今后在西域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张越从他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想过只是局限在轮台屯田。

  从接到诏命那他一刻起,他就一直在谋划着如何收服西域各国。

  西域诸国别看每一个国家实力都不太强。但如果整合在一起,其人口,经济,军事力量都要远远超过匈奴右部。

  如谋划得当,完全可以利用西域诸国,进一步西征安息,或者南下身毒(印度的原名)。

  不过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就像是下棋一样,想要发展扩张需要先有根据地,而轮台就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历史上汉朝把这块天赐的根据地给浪费掉了,这一次张越绝不允许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走出玉门关时,张越回头望了望身后的汉阙,随即面容坚定的向西而去。

  出了玉门关一路往西,就到了西域第一国楼兰。也就是后世号称最干旱的罗布泊。

  不过这个时代的楼兰还是一个水草茂密之地。

  一个个湖泊就像是一颗颗珍珠一样点缀在大地上。

  几年前因为楼兰王背汉投匈,引来了皇帝的惩罚,被赵破奴率700骑兵攻破了城市,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些修复,楼兰也重新变得繁荣,不过还是可以看出战争的痕迹。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