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二章 钱庄与青楼_庆余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朝中官员们却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重要性,官票兑取十分麻烦,灵活性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所以除了存棺材本之外,一般地商人都选择东夷城出面开办的太平钱庄。

  太平钱庄虽是东夷城的资金,但是据传说北齐南庆一些王公贵族也在里面放了股,所以不论是三国间如何争吵厮杀,很奇妙的是钱庄自身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二三十年过去了。太平钱庄信誉一流,资本雄厚,服务周到,暗中又有各国上层保驾护航,很自然地就成为了天下最大的一间钱庄。

  没有之一,太平钱庄就是天下最大。

  就连这条街上太平钱庄就开了三家分号。范闲冷冷看了一眼车外飘过的青布,说道:“取钱就在太平钱庄取。”

  史阐立应了声。

  “想取多少就取多少。”范闲平静说道:“我走之前给你印鉴与数字,不要小家子气舍不得花钱。”

  想取多少就取多少?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史阐立一怔。笑道:“难不成这太平钱庄是大人开的不成。”

  范闲一笑骂道:“我要有这么多钱,所有事情就迎刃而解,我何必还要和那些人打交道。”

  史阐立是他心腹,知道他说地是北齐方面,微一紧张之后没有接话。但他由北齐马上联想到内库,想不到不日之后内库开门之事,如果范闲想资助夏栖飞与明家夺标,那他那边就需要一大笔恐怖的资金才成。皱眉说道:“大人,内库那边急着用钱,如果一时不趁手,我看开店的事情还是缓缓。”

  范闲摇摇头:“你需要调的银两和内库那边夺标需要的银两,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你不用操心。至于开店,还是要尽快,一是趁着殿下还在苏州。他估计也有这个兴趣,办事方便。二来……”

  他想到了留在京都的父亲大人,忍不住笑了起来:“二来,这江南的姑娘们还等着我们老范家打救,能早一日,便是一日。”

  这话不假,自从在京都给抱月楼定了规矩,又由那位石清儿姑娘加以补充。如今的抱月楼姑娘们虽然还是在做皮肉生意。但日子却比当年好过了许多,抽成少了。定期还有医生上门诊病,又签了份新奇地“劳动合同”。抱月楼的姑娘们对范闲是真的感恩戴德,声势推展开去,影响一出,如今整个京都的青楼业,都开始展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朝阳感觉。

  如果抱月楼真地能在江南开成连锁,江南的柳如是们,想必也会十分欢喜范钦差的的到来。

  回了那位盐商满心欢喜让出来地华园,范闲接过思思递过来的热汤喝了下去,醒酒之外,也暖暖身子。他伏在案上看了几封院里发来的院报,发现天下太平,便放宽了心,先让思思进里屋睡去了,自己却走了出来,披了件厚袄,搓着手,敲了敲另一间房的门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