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取舍之间_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负责屯田,称为佥书,闵文建现在就是江南道的佥书官,负责整个鱼米之乡的军中屯田事宜。

  闵文建对此并不在行。不过他对杨凌的本事却推崇的很,对于屯田他既不懂也不会,却知道严格按照杨凌的交代去做,将军中贫瘠的土地全部改种新作物,又命令士兵开拓了大批本来不适宜种植庄稼的生田,做事可谓不遗余力。

  祝枝山在桃源也在推广新作物,准备先试试一年两种,只是他地地方太小。比起陕西和江南道来声势就差得远了。杨凌听了心中畅快之极,如今看来只有京师这里力度最小了,可是天子脚下不同别处,文武百官都心存疑虑的情形下的确不适宜太过高调。

  否则这些田地就凭内厂数千青壮劳力,要种地还不轻而易举,杨凌担心的是上千家佃户若是没了事做不免酿成民变,好在成绮韵走前对所买田地的佃户安排地极妥当,那些佃户并无人闹事。都安安份份地领了粮种。跟着师傅学习耕种之法。

  杨凌听了这些介绍满意地点点头,向吴杰说道:“本官今日封爵加官。正是锋芒毕露,呵呵,同时也是众矢之的啊,这进谏开放海禁的事更加的要慎重些了。我回京前要吴老准备地名单如何了?”

  吴杰微笑道:“卑职和黄大人正在担心大人春风得意,失了谨慎,听了大人‘众矢之的’一语,想来大人已有腹议,我等才放下心来”。

  他自袖中轻轻摸出张纸来递给杨凌,矜持地道:“大人,这份名单是我们和锦衣卫、东厂联手查出与沿海走私的豪绅大族有密切关系的官员,共计七十六人,其中在朝中说得上话的有二十九人。

  这样的人双眼所在皆是一个利字,谈不上什么气节,我们示之以威、诱之以利,不由他们不向我们低头,这二十九位官员皆已应允若有人谏书开放海禁时上表支持,请大人看一下”。

  杨凌欣然接过,细细看了一遍,筛出的二十九人从五品到三品,品阶不定,有六部的官员,也有翰林院、春坊、御使台地言官,只是没有一个正把持着朝中大权的官员。

  他轻轻叹了口气,想了一想才徐徐地道:“朝中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所虑者或是担心内宦因此权力大炽不可控制,又或担心兴建水师、军权下放弄得尾大不掉引起祸乱,这些人本官自有应对之法,倒不必多虑。

  功臣勋卿、王侯士族虽然不掌权,不过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如今凭着内厂的生意,将他们拉进来大半,我想本官提出解除海禁时他们也不会拖后腿”。

  黄奇胤想起自已经历,深以为然地感慨道:“是啊,此等大事莽撞不得,需得从容布局。谋而后动,现在不思虑周详准备充分,待到朝堂上公布政见的时候,已是图穷匕现的最后决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