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孙思邈_庶子夺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为晋身之阶,作为入仕的筹码罢了,沽名钓誉之辈算得上什么高士。”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立唐之初,借入终南山隐居以求名望之人尚还不多,待到了玄宗年间,名道司马承祯之后,此风便猛然大涨,更有终南捷径之言了。

  不过孙思邈显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他若是有意为官,早在前隋便能位居人上,何必在这深山中守着他的医书一待便是数十寒暑。

  孙思邈的药庐位在南梦溪旁的密林之外,临溪而建,李恪寻了半晌方才得见。

  药庐地方不大,莫说是与李恪华屋千间的楚王府想比了,就连长安寻常的门户人家都有所不如。

  “真隐士,当如是也。”李恪站在药庐前,看着眼前简陋的几间木屋感叹道。

  李恪一众到了药庐之外,李恪的护卫便要上前叩门,不过却被李恪伸手拦了下来,孙思邈乃当世名士,岂可随意怠慢。

  李恪拦下了准备上前的护卫,亲自走到了药庐门外,对门内朗声道:“孙真人,小子李恪前来拜会,还望开门一见。”

  李恪之言出口,过了片刻,药庐内走出了一个须发半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乍一看去,最多也就是知天命之年,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

  老者开了门,一眼看去,见门外站了十多人,如此阵仗,又看了看站在众人最前,衣着华贵、气宇不凡的李恪,心想必是朝中哪家权贵人家向他求医来了。

  孙思邈看着李恪,问道:“不知小公子是哪家子弟,来寻老道有何要事?”

  孙思邈不同于寻常大夫,他除了治病救人之外,更是修道之人,故而以道自称。

  李恪拱手回道:“小子乃大唐楚王李恪,此番正是奉父皇之命前来,请孙真人出山相助。”

  孙思邈听了李恪的话,波澜不惊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讶色。

  先前他在屋中听到李恪二字,只当自己是听岔了,抑或是同名之人,如今听了李恪的话,才知自己并未听错,眼前的这个少年正是名震长安的三皇子李恪。

  孙思邈拱手回道:“原来竟是楚王当面,老道多有失礼了。”

  李恪闻言,问道:“真人也知李恪之名?”

  孙思邈虽隐居在此著书,但他也并非全然与世隔绝,李恪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

  孙思邈回道:“那是自然,殿下为救关中百姓,出国为质四载,活人无数,老道岂能不知?”

  李恪谦虚道:“小子行事不过略尽绵力而已,比不得真人博学古今,著书以泽万世。”

  孙思邈生性淡泊,没有太多的心思同李恪在此闲谈,于是问道:“方才殿下口言奉皇命前来,却不知陛下传诏有何要事?”

  李恪道:“父皇欲请先生出山救人?”

  李恪的话早在孙思邈的意料之中,此前朝廷邀他前往宫中为官,孙思邈性情淡泊,自然不愿,纵是回绝了也无不可。

  可如今李恪却是奉皇命而来,请他救人,孙思邈倒是不便直接回绝。

  孙思邈问道:“却不知要救的是何人?”

  李恪如实回道:“尚书右仆射,杜相杜如晦。”

  李恪原以为孙思邈既已询问了何人,便该是有意前往的,而且医者仁心,李恪又是亲自来此,孙思邈断没有回绝的道理。

  可不料孙思邈听了李恪的话,当即摇了摇头道:“如若病的是杜相,请恕老道不能前往。”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