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幕后有人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送你们扶桑国,我想吾皇陛下是乐于做这份人情给贵国天皇的。这样,也就解决了我大唐的佛道之争,吾皇陛下也无需再为佛门之事再伤脑筋,再动肝火了,你说是吗?”

  待郭业说完之后,柳生恭良和北辰一郎已经陷入了沉默。

  中原的佛道之争,他们到了长安之后也是略有耳闻的。

  他们扶桑国中也有寺庙僧侣,对于佛门教义根本不陌生。而且在扶桑国,佛门中人的地位比普通的武士还要来得高,因为历代天皇都推崇佛教,往往喜欢用佛教的教义来教导和约束扶桑子民。

  所以听到中原佛道之争后,柳生恭良和北辰一郎这两位出生扶桑贵族的家伙,还是比较同情中原佛门的。

  现在听郭业说出这个办法之后,相继都自顾考虑了起来。

  而此时的郭业看完两人的神色之后,心里也是有些局促,忐忑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建议能否被二人所接受。

  其实,他说得这个办法并非是李二陛下授意的,相反,他是想借着李二陛下和这两个扶桑鬼子,玩上一出把戏,想办法将大唐的佛门远渡到扶桑去。

  一呢,是出于郭业的善心。他对佛门并不像李二陛下和袁天罡那么讨厌,而且佛门中比如玄奘大和尚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有德高僧,如果就这么被斩尽杀绝在中原,真是太过造孽了,他也于心不忍。

  二呢,却是出于对扶桑国的战略意图作为考虑。他知道现如今的扶桑国内,佛教因为扶桑天皇的推崇,所以在岛国那边比较吃香的。如果将大唐这边的佛教中人统统都派送到扶桑国去,只让他们带走佛经袈裟木鱼之类的东西,不让他们带去粮食种子和农具器械之类的东西,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想想看,若干年后,扶桑国内到处都是宝刹庙宇,到处都是沙门和尚,到处都能见到僧侣传经,到处都能看到扶桑人见庙就拜,张嘴就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那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场面?

  不敢说可以利用佛教来让小鬼子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让小鬼子的后代们将来不再对中原生出觊觎贪婪之心,但至少可以削减小鬼子们崇武之心。

  将小鬼子们的崇武之心慢慢改变,变成崇佛之心,那绝对是天底下一桩最划算的买卖。

  让满嘴尖牙利齿的豺狼们变得毫无战斗力,让他们只知道求神拜佛。那么这样的国度,这样的民族,又何惧之有?又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相比于第一点,郭业更看重第二点。

  一阵暗想过后,郭业看着两人还是坐在原位,继续低头沉思着,不由开口敦促道:“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不知对于我的提议,你们觉得如何?”

  北辰一郎这次没有再抢先答话,因为他这事儿真拿不定主意。

  所以,他将眼神移到了柳生恭良身上,想让他来拿主意。

  柳生恭良自顾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从交椅上站起,一脸郑重地说道:“兹事体大,在下不敢擅作主张,必须要先知会天皇才能答复郭郡公。”

  郭业暗暗琢磨了一下,尼玛的,如果等你们通知了扶桑岛国那边,扶桑朝廷里头肯定有见识远卓之辈,万一被他看穿了哥的心思,那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于是,他故作为难地摊摊手,说道:“柳生家主说得是没错,但是扶桑与大唐隔着大海,这一来一回的传信,恐怕也要小半年了吧?到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哟!我觉得这事儿,必须快刀斩乱麻,趁着吾皇陛下眼下正需要解决之法时,方能奏效啊!”

  柳生恭良默不作声,不过却是点了点头,俨然赞同郭业的说词。

  他犹豫了一小会儿,又看了一眼对面坐着的北辰一郎,最后眉头一皱,咬咬牙冲郭业沉声说道:“郭郡公大人,事到如今,我们也就不再隐瞒阁下了。其实,这次真正率团来访贵国的并非我二人,而是另有其人,他正是我扶桑天皇的长皇子——草壁皇太子殿下!”

  郭业一听,整个人为之一愣,尼玛,这两个小鬼子居然只是幕前傀儡,幕后还有一个扶桑皇太子?

  草壁皇太子?这是什么破名字?

  与此同时,他心里暗暗叹息一声,看来暗夜和关鸠鸠这两人的情报功夫还是没到家啊!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