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孙曹通脱荀慎行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告诉你,多骑骑马、跑跑弓,对身体有益!你就是不听,现在看看怎样?肚子一小,整个人就精神了许多啊!”

  众人听了,有的发笑,有的面现不快。出来迎他的人中有不少是儒家子弟,儒家讲究礼仪,营门之外如此笑谈,不但失了礼节,而且有损威严。不过皇甫嵩的脸上却是没甚异样表情,曹操在京师也是个风云人物,他以前就认识他,了解他的脾性。

  荀贞站在末尾,姿势虽然恭谨,视线却没离开过曹操,见他言谈随意,举止轻易,不禁转看了一眼孙坚,心道:“曹操在言谈举止上与文台有相像之处,皆很‘通脱’。”

  “通脱”是时人语,意即轻脱、佻易,不重礼节。荀贞虽从前世的影视书籍中知道曹操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但在他本来的想象中,曹操毕竟出身贵族豪门,再不拘小节,怎么也得有点“贵公子”的样子,於今观之,曹操不拘小节的程度却出乎了他的想象。

  不过细细想来,这也在情理之中。

  当今之掌权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廷的士大夫,多来自崇信儒学的士族,一类是内廷的阉宦,来自非儒家的寒族。两者出身不同,平素的言谈举止自也就有不同。曹家虽为贵族豪门,毕竟根基浅,没有“家学”,不能与荀氏、钟氏、陈氏这样的家族相比。比如荀氏,荀子之后,世代以儒学传家,族中子弟从出身始,就受礼仪的熏陶,可以说礼仪已深入到他们的骨子中去了,而曹家就算再有权,就算曹操本人再“明古文”,对儒学的造诣再深,“三代以内无贵族”,在礼仪这方面到底无法与世代儒学传家的士族相比,故此难免会让荀贞觉得他与同样出身寒门的孙坚有相似之处。

  荀贞正走神寻思,感觉有人走近了自己的身旁,忙收拢心思,捧手恭立。

  走近的是皇甫嵩、曹操。皇甫嵩身高体壮,虽说容貌和蔼,但出身将门,多年带兵,行走站立间很有威仪,曹操短小精悍,尽管步伐矫健,然举止佻易,毫无威仪可言,两人在一块儿颇是令人好笑。

  皇甫嵩笑指荀贞,给曹操介绍:“此子乃是颍川郡兵曹掾,名叫荀贞,颍阴荀家子弟。”

  曹操惊喜说道:“我方才初至,见足下虽立人后,然容貌不凡,还在寻思不知这是谁家子弟,原来足下便是荀君!”

  荀贞忙行礼说道:“下吏荀贞见过都尉。”

  “诶,不须客气!”曹操摇了摇手,上下打量荀贞,笑道,“我来到这里前,路过襄城,有幸得见李公。李公对我说:‘颍川英俊,贞为翘楚’,今夜一见,果非虚言。”

  “李公谬赞,贞诚惶诚恐。”荀贞说着谦虚的话,心中却是感慨。

  一则感慨当世名士对舆论的影响力,李瓒的一句话,让曹操在没见到他之前就对他刮目相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