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赵玉成有些小小的幽怨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产量大体上还是能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的。

  之所以饥荒如影随形伴随着中国历史,只用生产力不足来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人和土地都竭尽全力了,人努力的生产,土地努力的产出,生产总量并不少,不至于落到年年饿殍的地步。

  把一切问题归咎于生产力,显然有点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剥削和压迫以及土地兼并让农民得不到本该得到的粮食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让农民保持在饥饿与温饱之间,让他们在此间上下徘徊,那是最有利于统治的,那个时候的农民最为顺从、温良,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闹事。

  太饿了,会造反,太饱了,会有更多的追求,对于帝王统治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让农民维持在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生活水平上,是帝国统治阶级天然的共识。

  农民若能得到该得到的土地和粮食,吃饱肚子并不难,至少不会动辄饿死。

  然而这样微妙的平衡并不总能轻易达到,贪婪总会给帝国政策添乱子。

  想想明朝首辅之一的徐阶,他的家族在老家华亭县拥有二三十万亩良田,兼并土地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大概就能感受到剥削和土地兼并给农民频频饿死这种现象增加了多少可能性。

  以宋朝的生产力,仅仅是传统汉地十三州,养活一亿人口并不是难事,让他们吃饱肚子也不是不可以,难就难在分配。

  统治阶级的权贵们肆意享乐,巨量浪费,剩下的农民们才会吃不饱肚子,频频饿死。

  中国的土地很贫瘠吗?

  为什么都四海无闲田了,仅仅几千万数量的农夫却还要饿死?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着这个问题,苏咏霖以风卷残云之势吃光了这份早饭,连碟子里的酱都被苏咏霖用大饼擦了个干净。

  赵玉成看着苏咏霖的吃相如此凶猛,还以为他没吃饱。

  “雨亭叔,你要是没吃饱的话,火头营那边还有,我再去给您弄来。”

  “啊?哦!饱了饱了,已经吃饱了。”

  苏咏霖赶快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吃饭的时候想了些事情,不知不觉就把东西吃光了,放在平时,这也的确是自己食量的极限了。

  “刚才想了些事情,不知不觉就把东西吃完了,谢谢你,子英。”

  赵玉成点了点头,很开心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雨亭叔能吃饱我就很开心了,反正我现在也就是个亲兵队长,雨亭叔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对我说,我都可以帮你办到!”

  苏咏霖顿时想起赵玉成打了败仗的事情。

  “来,你坐下。”

  苏咏霖拍了拍身边的椅子,让赵玉成坐下。

  赵玉成点点头,很顺从的坐下了。

  “跟我说说,你那仗是怎么打败的?”

  赵玉成面色一黯,低下头,缓缓地把自己被金军击败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苏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