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北府论兵_寒门贵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度大,折损也大。一旦相持不下,安休远从后面突入,局面将不可收拾,所以必须分兵一路,先登长江北岸,将徐州军拦阻在广陵郡内,除去后顾之忧。

  然而,聪明人都知道,当务之急是突破京口防线,和荆州军会师金陵,这才是抢功劳的正确路子,转头去打徐州军,胜了,不过旁枝末节,可要是败了,罪过却也不小。

  风险大于收益,智者不为,可两个时辰的军议结束,参军司的意思,是让徐佑的翠羽军承担这次的阻击任务。

  理由很充分,长云军是安休林直属,不能单独行动,平江军两万人,是西征的主力,也不能分出去,只有徐佑的翠羽军,兵力不算多,那怕不能击败徐州军,可七千人若是骁勇,也足够将安休远死死的拦在广陵郡,不能推进半步。

  谢希文给徐佑戴了高帽子,说什么翠羽军连沈氏都灭了,战斗力为三军之冠,北上却敌,当仁不让。安休林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按他本意,徐佑最好留在身边,由张槐分一万平江军,择一良将出征就是。可张槐并不同意分兵,平江军代表的是顾陆朱张和扬州士族的利益纠,不是他单独能够做主的,眼下的局势很明显,利益的天平倾向于金陵方面,那么平江军就不可能再兼顾徐州。

  徐佑成了唯一的选择!

  他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应命,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不计个人得失,为君分忧,顾全大局,并勇于担当的忠臣良将的形象。安休林老怀大慰,对徐佑的观感更上层楼,也许从此刻起,门阀不可信任的种子就埋在了他的内心深处,而真正可以信任的人,不管是在临川,还是在京口,从来都只有徐佑一个!

  谢希文送徐佑回下箅桥,两人望着远处依山而建的京口城,谢希文不无忧虑的道:“京口背靠北固山,城墙依托山势而造,半是墙半是山,又面对江水,居高临下,我们的雷霆砲无法发挥该有的作用,反而被守城的雷霆砲压制,想要破城,肯定得付出惨重的代价。微之,我建议你出征徐州,绝不是妒贤嫉能,怕你分抢了功劳。留在这里,你那七千人有多少条人命够填?反倒是平江军有顾陆朱张为援,有整个扬州为基,再有折损,也不会伤筋动骨……”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道:“殿下坐困临川多年,虽素来仁义,可威严不彰,来到扬州,又是以客压主,鉴于当前的形势,别人称一声殿下,但人心尚未归附,那是显而易见的事。长云军草创月余,不足以撑起霸府的架子,唯有你的翠羽军才是殿下和我等王府旧臣的参天巨木。我固然才智不足,却也不会做那自折羽翼的蠢事。此次北征,微之正好拿徐州军好好练兵,为将来计,远胜留在这里。”

  谢希文谋虑深远,更厉害的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