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道人有道山不孤_寒门贵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想见的人。

  本来按照往年的惯例,中正随意出题,所有士子依次上前作答,然后由中正逐人品状,入眼的,言简意赅说上几个字的状语,拔擢入品;不入眼的,勉强宽慰两句,回去多读书,来年继续努力。而他只要老老实实待在一楼,跟二楼三楼的人泾渭分明,可以避免骤然遇见的尴尬,就算登楼答题也仅仅片刻时间,不必同处一室太久……谁想张紫华竟破例邀他们上楼一起用膳……

  “张郎君,请吧,不要让大中正久等!”

  张墨无奈,跟着胡信等人一起上楼,见大厅正中摆着十张低几,案角放着笔墨纸砚,蒲团一字排开,不像用膳,倒像是学院里的岁考。他正寻思张紫华的用意,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张旦!

  长得高了,眉眼刻画出少年人的模样,脸部的轮廓跟母亲有几分相似。张墨只见过张旦一次,那还是八年前,母亲乘着吴县张氏的朱丝云油通幰牛车停留在诸暨张家的破败柴门前,叫他出去说了一会话,张旦藏在母亲的身后,露出一张好奇的小脸,言笑晏晏,散发垂髫,白嫩可爱。

  一眨眼,八年了,一抬头,离母亲改嫁,也有十五年了!

  “不疑,不疑?”

  肩头微微一触,听到徐佑的低声呼喊,张墨才从略带点苦涩和哀伤的记忆中回过神来,看着徐佑眼眸里透出的关心,心口顿生暖意,道:“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以前的种种,一时乱了思绪……”

  “那就好,大中正叫你上前,快去吧!”

  张墨点点头,缓步走到张紫华跟前,作揖道:“诸暨士子张墨,见过大中正!”

  张紫华笑道:“不必见外,论起辈分来,你该叫我一声五伯!”他在张氏行五,跟张墨的父亲从高祖那一辈算起,应该是堂兄弟。不过出了五服,又是一强一弱,亲戚间的情分早就淡薄了。

  张墨最穷苦的时候也没去找吴县张氏认亲,现在更不会,执礼甚恭,但仅仅是晚辈对长辈,后进对达者的尊重,道:“大中正今日为朝廷品状扬州贤才,张墨只敢论公义,不敢叙私情!”

  张紫华知道他的脾气,不会因此觉得被冒犯,只是可惜这样一块好玉,始终不能为张氏所用,否则的话,以倾族之力相助,三十年后,张氏再无后顾之忧。

  “先入座吧,陆绪请你为十人论诗的人选之一,你可愿意?”

  张墨不知缘由,一脸懵懂迷茫。张紫华示意钱塘县令陆会为他介绍了规则,一听是陆绪提议,和其他十人一道为难徐佑,张墨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号称五色龙鸾,在三吴的名声不比陆绪这个第一才子弱多少,两人被称为一时瑜亮,不分伯仲。现在这样的安排,简直是有意羞辱,将他与庸才为伍,已经落在下乘,传扬出去,陆绪不战而胜!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