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开学第一课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下午五点,宿舍最后一人终于到了。

  这家伙穿着背心大短裤,头发梳成八字开,这会最流行的发型。反正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羁!

  事实上,这家伙也的确是。

  这人叫李杰,京城本地人,跳脱性子,外加愤青,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去他的!

  不喜欢的课,说一句去他的,期末及格全靠最后一周突击。毕业后没两年,突然迷上了摄影,又说一句:去他的工作,就辞职开始满世界的跑。

  零几年的时候,这家伙跟脑子抽抽,突然想定居南美,钱不够就挨个卖房,京城的房子!

  再后来见面时,徐柠只记得这家伙唉声叹气,最听不得人家提房价的事,也再不说去他的了。

  宿舍的人聚齐,又互相做了介绍,接着就各忙各的。

  刚到新地方,大家都喜欢抱团,一块吃饭,又一块绕着校园瞎转,半天功夫就熟悉到能互相聊理想了……

  几个大学新生聚一块聊理想,这你敢信?但这年代还真就流行这个。还聊书、聊新闻、聊诗歌呢!

  热烈、纯粹、好学、附庸风雅,这几个词几乎就能概括这年代的大学生形象。

  比如徐柠,当年硬着头皮也听了几场交响音乐会,大家都不懂,就是觉得听这玩意特厉害。人家演奏一停顿,台下就热烈鼓掌,结果把人家演奏节奏全打乱了,气的乐队指挥在台上好一顿骂。一直到多年后,这事还被当成笑话流传。

  第二天,徐柠他们早早起床,本想去继续熟悉环境的,结果满校园都是早读的学生,脑子一热,干脆也跑回宿舍拿书加入其中。

  京大宿舍楼旁的每棵树下都有一个早读的人,这话并不夸张。当年为了争夺一个僻静的早读点,徐柠可是干过四点就起床的事,结果压根看不清字……

  转完户口,又办理了各种证,接着徐柠他们就漫无目的的在学校转了两天。

  终于接到通知,让大家去理科教学楼开班级见面会。

  大家立刻打起精神,一个宿舍的在一块,三五成群的往教学楼去。

  徐柠到地方一瞧,班里已经快要坐满了,好多熟人。他们整个专业的新生都在这,五十多人,就凑够了一个班。

  讲台上站了俩老师,一个中年人,一个稍年轻些。

  没记错的话,年长的那位叫王捷荣,一身整整齐齐的钟山装,黑框眼镜,标准的老派知识分子打扮。

  徐柠对这位印象极深,一则是学识极渊博,再则是这位的刻板严谨已经到了标新立异的程度。不管天气多炎热,风纪扣永远扣的一丝不苟,给人一种不为外物所扰的感觉。

  年轻的那位则是叫杨离,他们辅导员。脾气宽厚,说话风趣,一说话时就总喜欢带着笑。

  虽然有班主任辅导员,但在徐柠的记忆中,老师们在课下跟学生并没有太多交集,班级事务向来是学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