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3【西疆、北疆与南疆】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也想收回交趾省,问道:“太仓有多少银子?”

  户部仓场尚书聂贤,已经八十三岁,依旧精神矍铄。他拱手回答:“太仓积银二千三百万两有余。”

  “这么多银子?”朱载堻又惊又喜。

  内阁和六部大臣也惊了,傻傻看着聂贤,去年才积银一千多万呢。

  聂贤说道:“山东已通行一条鞭法,四川与山西也已通行,另有数省正在变法当中。今年的夏粮(夏季田赋)已收上来,再加上抄家得来的银子,以及海关和南洋半年上交户部的银子,太仓积银确实有二千三百万两。”

  以前的田赋,大部分都不上交中央,直接运粮到各地和边镇。

  如今,正粮(用于军费开支)折银收归中央,再由中央运银子去各军。既能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又能缓解地方军费贪污,还死死掌控了军队的命脉。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被充盈的财政给吓到了。

  历史上张居正变法,太仓积银最多时也才1200万两白银,这些银子最后都被万历给败光了。

  而王渊,竟然让中央财政储备达到2300万两,这还不算皇帝的内承运库、工部的节慎库!

  王渊也是吃了一惊,说道:“陛下,国库充盈是好事,但不能只存不用。否则,国库存钱越来越多,必致天下缺少银钱流通。臣建议,今年该花一千万两出去。四百万两,用于修筑边镇防线;六百万两,用于修筑全国水利,特别是黄河水利应该大修!”

  毛纪忍不住说:“哪有嫌国库银子太多的?”

  王渊解释说:“花钱也是在利民,不管是边镇防线,还是全国水利工程,都不许强行征召徭役。拿国库积银搞工程,花钱雇佣百姓,如此百姓有钱可赚,商贾也有钱可赚,可以富民也。边镇防线,还能巩固国防;水利工程,更是利济万民。何乐而不为呢?若把银子放在国库,于国于民有何好处?”

  王琼笑道:“便如那富家翁,赚了银子存在地窖,不知去购产置地福及子孙,不知去修桥铺路泽被乡里。此守财奴耳。”

  朱载堻拍板说道:“朕还年轻,朕不做守财奴,便依王先生所言,先花一千万两出去!反正国库有钱,且说说收复交趾之事,花五百万两银子能不能收回来?”

  这口气,真是财大气粗啊,大臣们听了很想翻白眼。

  王渊说道:“三百万两足矣,都不用京军精锐南下,花钱给西南官军更换武器,擢知兵武将练兵一年,再让大明水师配合,定能迅速收复交趾!”

  “谁堪西南任事?”朱载堻问。

  王渊说道:“文可用林富,武可用沈希仪。”

  林富,是林俊的族侄、王阳明的狱友。

  沈希仪,嘉靖朝西南军神,辗转数省战无不胜。

  这两人,都是姚镆提拔的。姚镆虽然反对王渊改革,却也真的慧眼识珠,一生提拔了许多贤才。

  当然,王渊也为人大度。

  换成小肚鸡肠之人当首辅,必然因为姚镆跳反,而刻意打压林富和沈希仪。

  王渊则对事不对人,平定广西叛乱,林富和沈希仪表现惊艳。林富随即被王渊提拔为四川右布政使,继而转四川左布政使。

  在林富的主持下,四川成为继山东之后,第二个全面实行一条鞭法的省份。

  至于沈希仪,被王渊提拔为广西总兵,广西土司再不敢叛乱。

  有他们一文一武配合,再花钱给西南边军换装训练,收复交趾轻轻松松,今后恐怕没有越南这种国家出现。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