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0【冶炼技术】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

  铁厂主事嘀咕道:“上头也没多拨款啊,铁矿和木炭都得花钱的。”

  “混账!”罗芳大怒。

  “我又没乱说。”铁厂主事毫不畏惧,因为罗知县并非他的直管领导。

  王渊安抚道:“好了,不必责骂。也不要因为本督造反,就乱开铁炉浪费银子。罗知县,附近可有民间铁厂,你陪我过去看看。”

  厂,在明代属于官方机构,比如东厂、西厂,又比如盔甲厂、石基厂。

  官方冶铁部门才叫铁厂,民间叫做冶铁作坊。

  背靠着浙江最大的铁矿,官府又不强行控制,自然就发展出不少民营铁厂。

  罗知县立即带着王渊,前往附近规模最大的一个,并提前派人把作坊的老板叫来。

  “晚生王禄,拜见总督!”铁厂老板作揖道。

  王渊笑问:“你有功名?”

  王禄答道:“晚生侥幸,弘治十年进学。”

  王渊赞许说:“绍兴果然文章锦绣之地,一个冶铁作坊主都是秀才。”

  罗知县凑趣道:“绍兴确实文脉兴盛。”

  明代的江南识字率非常高,据一个朝鲜官员记载。他由于不会说汉话,只能通过文字交流,在北方遇到路人,十个里面有七八个不识字,而在江南则刚好反过来。

  王渊问道:“王朋友这铁厂,能不能炼钢?”

  王禄说道:“主要用炒钢法炼熟铁,偶尔可以炒出钢来。真正炼钢,还得找铁匠铺,他们专门给一些顾客炼钢。”

  “你还会炒钢之法?”王渊问道。

  王禄说:“炒钢之法,自晚生祖父那辈就传到浙江了。便是灌钢之法,许多工匠也会,只不过买钢的人少,绍兴还是以炼铁为主。”

  古代没有专利技术,很难做到保密。

  “苏钢法”一发明出来,短短数年时间,便在南直隶传开,后来干脆传到湖广那边。

  在王禄的带领下,王渊进厂参观,这里明显比官营铁厂热闹得多。冶铁工匠们态度积极,干得热火朝天,因为可以赚钱,而在官营铁厂做工纯属免费服役。

  厂里有七组十四座炉子,都是炼铁炉和炒铁炉连在一起,另外还有一座锻炉单独存在。

  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直接流进炒铁炉,然后工匠们拿着柳木棍在那儿不停搅拌。

  王渊只能瞎看热闹,他对炼铁一窍不通,只是了解少许原理而已。

  不过嘛,王渊倒是记得,好像欧洲那边炼钢大发展,是从劳什子的坩埚炼钢开始的。

  “王朋友,你可知坩埚炼钢法?”王渊问道。

  “坩埚?”王禄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总督所说可是方炉?方炉只能炼铁,不能炼钢。”

  坩埚一词,古已有之,坩埚炼铁法,也早在汉代就发明出来了。

  如今,坩埚炼铁法,只西北、西南以及各地小作坊还保留着,在江南与河北的铁厂早就被淘汰。

  王渊想了想,说道:“王朋友,我来出钱,你帮忙起一座方炉,建来炉温越高越好,我试试看能不能方炉炼钢。”

  王禄欲言又止,但还是忍着没有劝谏,只当总督大人花钱找乐子。

  方炉炼钢?

  扯淡吧!

  嗯,扯淡这个词,明代也已经有了,还留下大名鼎鼎的扯淡碑。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