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翚真迹_商海情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戎戎虽然不懂这些,但从几位文物鉴定专家的言语,以及王直的眼神中,她也知道,这幅画一定是非常的珍贵。他此时对心情当然也和王直一样的高兴。

  不光是王直和贺左戎戎高翔,顾运彤、关冲、张洪昌,包括关冲带来的三个学生,又有谁不高兴,不兴奋呢!能够亲眼欣赏,亲手触摸到一百余年前,出自“画圣”王翚之手的画作,这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这已经不能用幸运来形容了,简直是比买彩票中千万大奖来的更让人激动。

  “王先生!这幅画是我从事书画鉴定几十年来,看到的最珍贵的一幅画。能够亲手让这件绘画艺术瑰宝重现人间,我真的是万分荣幸!”顾运彤说话间,眼中已经饱含泪水。

  这些艺术鉴定专家,你要是请他吃饭,或送他块名表,不一定能让他陪你说句话。可如果你让他帮你看稀世珍宝,他能请你吃饭,有必要还能毫不犹豫把自己的名表脱下来送给你。更何况是一幅真品古画。

  要知道,相比于地下室的那些瓷器、铜器,以及笔、墨、砚,书画作品更难保存。更何况这些画都是传承有序的珍品呢!

  收起这幅王石谷的“秋山访友图”。顾运彤又把剩余的七幅画展开,有六幅水陆道场的画,包括供应罗汉像、南北方星宿像、守斋护戒祇神士农工商水陆画像、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像、九天后土圣母诸神众像、大梵天无色界上四天并诸天众像。

  此外,在画中有一幅依旧没有落款的画,画面是一块太湖石,周围主图是一圈水仙。

  “这又是‘群仙捧寿图’,看来前面我的判断有出入。”顾运彤微微摇头说,“两幅祝寿的画应该是一个体系,三十三张水陆道场的画是一个体系。而刚刚那张王石谷的‘秋山访友图’又是一个体系,也或者是这个宅院原主人,金家祖上的某位大人物寿诞之日,哪位下属,又或是阿谀奉承之人送来的寿礼。”

  “那这两幅‘群仙捧寿’是出自一人之手吗?顾老师!”王直又来了刨根问底的劲儿了,他是难得有如此近距当面向专家请教的机会,再加上他对探索新知识领域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

  “那倒不是,从用笔的方法,墨色的浓淡上看,肯定是出自两个人之手。”顾运彤直接否定了王直的说法,解释说:“在明清两朝,‘群仙捧寿’这个题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就是前面那副‘十仙祝寿图’,也可以成为‘群仙捧寿’。再有就是这种花卉题材的。水仙,借‘仙’这个字;寿石,借‘寿’这个字。群水仙捧着中间的这块寿石,你看,中间这块寿石,画的‘寿、皱、漏、透’,从形状上看像不像个‘寿’字?这就叫叫‘群仙捧寿’。”

  看着画关冲问:“运彤!水陆道场,画佛、道教画像不、落款,那这两幅画为什么也没有落款呢?”

  微微一笑,顾运彤说:“这就说明,这两幅画是出自宫廷画师之手,而且很可能是明代宫廷画师。”

  “这又是为什么呢?明朝的宫廷画怎么出现在清朝的官员府内呢?”张洪昌问。

  “这个问题我能准确回答一半。就是明代的宫廷画是没有落款这是对的。因为画是皇上下旨画的。谁有皇上大?能落款吗?敢落款吗?但到了清朝,有了文字狱问题,书画内容都要经过审核,为了便于追溯作者,就要求落臣字款了。但那个款字写的非常小,差不多半公分大小。至于这两幅明朝宫廷画为什么出现在清朝大员宅院之内,我就不知道了。”顾运彤又不厌其烦地解释了一通。

  随即展开那幅“十仙祝寿图”,把两幅画并排放到一起,顾运彤说:“从绘画水平看,这两幅画一定是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绝对是那个时代名家。用笔设色都非常的老辣,非常醇熟。上拍卖会也是大几百万的东西。再加上那一套‘道场画’,王先生!你这只箱子里出的这些画上拍,我保守估计应该一亿大几千万的水平。恭喜了!”

  听到这个价值,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