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7章 彩蛋章 【终!】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用儒学治国。

  倘若用科学治国,促使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在将目光投向海外,财政问题在古代其实很好解决。

  比如汉唐,他们只是抓住了‘将目光投向国外’,既打通西域丝绸之路这一点,就强盛冠于历朝了。

  太祖您呢?西域打通了吗?海外呢,海上丝绸之路也还是由别人把持着吧?”

  朱元璋脸色挂不住了。

  他从开局一个碗,打下偌大的大明帝国,心理也曾和历代开国皇帝、雄主做过比较,认为怎么也能排进去个前三。

  可就打通西域这件事上,他却是赶不上汉武帝、唐太宗。

  一是因为要打通西域太费事了,要以来内地粮草,运输耗损远比汉唐时严重。二是,如今西域丝绸之路相较而言,似乎没汉唐时那么繁荣了。

  倒是这海上丝绸之路,历代帝王都没能掌控,还越加的繁重,他倒是可以尝试达成这个成就。

  想到这里,朱元璋摆了下手,道:“行了后人,你话题扯偏了,还是继续讲后世朝廷如何治理国家的吧。”

  朱媺娖暗笑朱元璋死要面子,却也不揭破,继续道:“朝廷各部门职能越加细化后,官员也就越加专业化。

  在后世,绝大部分官员一辈子都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做官做事。

  因为是做他们专业的事,就能尽量避免外行指导内行的事,也能更容易在职位上取得成绩。

  大明如今都是儒学弟子做官——您现在的儒学弟子什么样,我不太清楚,但稍稍往后,大明的儒学弟子大多只懂作八股文,连吟诗作对都比唐宋逊色了许多。

  负责水利的,只会八股文章;负责督造城池、军器的,还是只会八股文章;负责民政,要提高地方百姓收入、提振农业的,还是只会八股文章。

  我知道,太祖弄出这个八股文章,是想让读书人都牢记忠君爱国,都成为大明的忠臣。

  可能力呢?他们做事的能力就不重要了吗?可笑的是,后来李自成起义成事,以及清虏入关,这些读圣贤书、作八股文章的臣子们,投降的比比皆是!

  当年我父皇与煤山上吊自杀后,文武百官甚至一起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入城,争做新朝臣子。

  更过分的是,一个多月后由集体迎清虏入城,整座清虏顺明。

  太祖觉得,您想要利用圣贤书、八股文章让读书人忠君爱国的事成功了吗?”

  朱媺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因为即便是现在,她一想到当年的事就生气。

  不是说读圣贤书的文人中没有忠臣,而是大多数在活命、富贵与忠之间,选择了活命与富贵。

  朱元璋听了一时沉默。

  他那么聪明第一个人,从来没有整整信圣贤书,只是当做与文人们博弈、治理百姓的工具。

  确实如朱媺娖所说的,他想用圣贤书、八股文,让读书人变得更加忠君爱国。

  从后世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