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5章 老乡,过来聊聊啊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5章老乡,过来聊聊啊

  贾六马骑了没一会,就换马车了。

  原因是路上没什么人。

  在车中,贾六叫了两个《大清日报》总督专门报道组的副组长上车亲切交谈,就近期报纸舆论方向作了几点指示。

  无非是老调重弹,一要重视农业,二要防范灾难,三要搞卫生文明建设,四要清理积狱什么的。

  都是日常工作。

  很是废话的那种,因为之前贾六在报纸上类似的话已经讲了好多遍,问题是明知是废话,他也不得不要求报纸隔三叉五将自己的意思用文字再次报道出来。

  这就是当大官的难处。

  不讲,不行啊!

  最后,让采编组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一封号召直隶全省军民的公开信。

  就是让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进轰轰烈烈的道路大建设工程中,从而让直隶这个京畿中心省份能够脱胎换骨,为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

  贾六很自然的提出这一先进且符合事实的口号。

  报道组副组长、原总督衙门户房书办姚某有些不解:“大人,何为特约评论员?”

  “嗯就是普通百姓的意思,或者说这个号召就是百姓们的心声,报纸倾听民意将其报道,总督衙门对此十分重视。”

  贾六如此解释。

  非要给出准确解释,这个特约评论员就是他这个总督大人的化身。

  百姓是他,他也是百姓。

  他想到的百姓未必想得到,但百姓想得到的他肯定想得到。

  所以,号召百姓捐款也是贾六尊重民意的体现。

  杨景素奉命组织的省道路绘测队测绘结果已经出来,两条省道建设马上就要提上日程。

  考虑天热原因,准备入秋之后就在全省各地同时动工开建,这样一来不耽搁农忙,二来也能够节省工期。

  按总督大人标准化、流水化的道路修建要求,布政衙门联同省道途经各府州县已经开始筹建修路队。

  听说六子贤弟要在直隶修路,修路的目的也是为方便货物运输,促进北洋通商为户部带来新的赋税增长点,身为大清政府实际一把手的老富自是不会反对,但钱他是没有的,所以就让工部派了一个专家组下来指导直隶的修路工作。

  可以说万事俱备,就差东风了。

  东风是什么?

  银子呗!

  两条东西、南北的主干省道工程加一起1600多里,需要铺设的桥梁就有一百多座,其中特大型桥梁十一座,工部同直隶布政使司相关专家测算下来,要想完全把两条省道修好,至少需银380万两。

  这还不包括民工吃住费用,后续维护费用,道路看管费用。还有各府州县的“县县通”工程。

  完全按总督大人意思办下来,直隶十年的财政收入都不够填这个窟窿的。

  自古修路修河就是大工程,有的朝代为了修一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