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四章 愈远_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那么快,但是朝廷应该是想要普及教育了的。”张德源说道。

  “我今天看到一群娃娃围着京京玩还想着呢,要不咱家在京城也开一家锦珲学堂,也就不用占着公主的保健院上课了,我看她那里也不少孕妇,都从另一边门进。”张晓瑛说道。

  “是不方便,尽快找地方搬吧,你要办一个锦珲学堂的想法也很好,不过这学堂还是你哥的名字,还有一个字是跟公主有关?你还是跟他俩商量一下吧!”张德源说道。

  这是她家每天晚饭后的例行小会,但是这个会她哥总是缺席,他太忙了,已经好多天没回家,现在正在兵器工坊跟兵部的李侍郎李宵一起察看枪械弹药生产流程。

  李宵是萧元锦的外祖父,一直都关心着早早守寡的闺女一家子过得怎么样,知晓自己的外孙女如今跟这张小将军一家人来往密切。

  他人老成精,总觉得在外孙女主管的妇幼保健院里的什么锦珲夜校的“锦珲”二字有点蹊跷。

  这世间哪有这般巧的事情?这名字里刚好就有一个他外孙女的“锦”和眼前这个少年人的“珲”字,要说跟他俩完全没有关系,他老头子是半点不信。

  这少年人如今深得皇上信重,但仍然不骄不躁,答话谦逊有礼,不卑不亢,如此年纪实属难得,在他的私心里是乐见外孙女能与他结成连理的。

  “这枪械多久可制成一支?”李宵问道。

  “从下料到成品需得五日。”张晓珲答道。

  “竟是这般快速。”李宵不由说道。

  要知道打造一张弓从选料到打制完成需要把用料晾晒和烤制成型,再贴上各种动物的角片,全部工序得好几个月的时间,成本极高。

  “流水线生产,日后条件成熟了制成时间还可更快。”张晓珲答道。

  “那弹药呢?”李宵又问道。

  “一颗子弹半刻钟就可制成。”张晓珲答道。

  其实熟练工都不需要半刻钟。

  李宵心中巨震,打制一支箭不仅仅需要箭头、木材和羽毛,还需要专人制作,木材需要削制成型,晾干烤直,箭头也需要专门的铁匠锻打,跟弹药比起来生产效率极低,且制造成本极高。

  而且这子弹占地小,重量比一支穿甲箭轻得多,一名士兵轻轻松松可带二百枚,而一个满满当当的箭壶,大概只能携带25到30支箭,一名弓箭手身上背一个箭壶,马背上再挂一个箭壶,最多只能带六十支箭。

  李宵明白皇上为何会如此信重这少年人了,同样打一场仗,使这枪械能省下巨大的人力物力,而大乾如今就是缺人缺物。

  李宵看着如今的兵器工坊一角,那些大块头的机床此前他从未见过。

  “我看了你交上来的武备学堂筹办文书,很是不错,兵部通过没有问题。”李宵说道。

  “谢大人!”张晓珲忙向李宵行礼。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