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七章 军校_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新生入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您出席即可。”张晓珲说道。

  “好,你拟一个折子呈上来,这武备学堂究竟应该如何办,你列清楚呈给朕,朕再交由兵部审议,你先大概给朕说说,这武备学堂都教些什么。”皇帝说道。

  “武备学堂可开设各兵种科目,比如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枪械科,工兵科和辎重科,咱大乾日后要出海,还需设有水兵科。”

  张晓珲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把大乾军队现代化的第一步,曾经的北洋水师即便拥有着亚洲最强舰艇,但因为军队管理还是老一套,结果仍然在甲午海战中败得一塌涂地。

  “你尽快把折子呈上来。”皇帝说道。

  “是。”张晓珲应道。

  兵器工坊将会在严明昊的主导下实现流水线生产,枪械的各个零部件由不同的模型和机器生产,工人们只需要学会其中一个枪械部件的生产和操作,而后再由工匠组装。

  但是要批量造出这两款枪械最少需要两个月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张晓珲准备好武备学堂的各项资料了,而且训练新兵其实不需要他亲自参与,此前他就按照现代军事训练的方法训练跟着他上山下海的三十名突击队员,枪械出来以后他只需要给他们补上战术训练里的持枪卧倒、端枪卧倒两项,另外就是射击训练里枪支的分解结合、瞄准练习和实弹打靶,这三十人就是实打实的教官,每个人都可以带一个新兵连。

  根据兵器工坊的产能五千支步枪也得分两批制造,刚好就分成两批训练。

  皇帝跟张晓珲交代完了新兵训练的事情,又有大臣求见,也就没有时间提萧元锦的事情了。

  这边张晓瑛按照跟刘叔约好的午时去了卫国公府,修路的工长已经在府里等着她了。

  工长姓李,三四十岁的样子,带着二十二三岁的儿子李路远一起来了。

  “见过郡主。”父子俩一起给张晓瑛行礼。

  他们突然被快马召回国公府很是摸不着头脑,以为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了,回到府里才听说是安平县主要跟他们商议修一条铁路。

  安平县主大名鼎鼎,他们自然是知晓的,胳膊上那个圆圆的疤痕就是安平县主让大家接种痘苗长出来的,因此虽然听到“铁路”这么惊人的词,也还是沉着气等着安平县主前来。

  “辛苦两位,请坐,我想修的是此种带轨道的路,这两边的双规是以铁筑成,此为在铁路上运行的车厢,前方可用马拉,但是我正在想法子做出蒸汽机车头,就不必用马来拉了。”

  张晓瑛把一张荒无人烟的铁路照片和一节运煤车厢照片放在桌案上。

  卫国公夫人也过来看,忍不住说道:“此图像竟画的如此逼真,连那路上的碎石块都清晰可辨,稍远一些树木又隐在浓雾中,意境甚好。”

  可见卫国公夫人是个中年女文青,这也不奇怪,出身世家大族的女性少有不是文青的,最起码都是伪文青。

  其实这话李氏父子俩也想说,而且他们看得更加仔细,那图片上连日光都画出来了,那轨道上一半被日光照着一半阴着。

  “此类轨道路我家祖上曾经修过,只路轨使的是硬木,且为凹槽,未曾想今日竟见到此类路轨。”

  李工长说道。

  不是吧?给大秦修路的人家竟然让自己遇到了?

  “你家祖上是何时修的轨道路?”张晓瑛问道。

  “这草民倒不知晓,只家中留有书册记着路轨的样式,我家世代以筑桥修路为生,已传了几十代了。”

  李工长说道。

  呃,这可真是祖传手艺了啊!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