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议价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利,就已经了不得了,再说鄙号只在京中、金陵、浙江、福建等几省有着分号,如何刊行天下?”

  贾珩笑了笑,说道:“老先生既是觉得盈利不足四百两,不若你我这般如何,一本书若卖一本,贾某就得五钱银子的利,老先生此议如何?”

  这就是分成模式,贾珩自己都不看好分成,当然这就是一个由头。

  刘通讪讪一笑,说道:“贾公子说笑了,贾公子不知,刊版此书,鄙号也是承担着莫大风险,刻版、用料,哪一项不需糜费,若是赔了,难道还要寻公子找补不成?”

  贾珩一时沉吟,这就是分成难搞的缘故,成本几何,还不是翰墨斋说了算?

  这和后世某文运营费用的纯利润分成,有何区别?

  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磋商,直到晌午时分,贾珩的《三国演义》终究以二百四十两的价格卖给翰墨斋,算是一回二两。

  也告诉贾珩一个道理。

  写书,大概是会饿死的。

  “三国演义这样的传世名著,竟只卖二百四十两,这些黑心书商……”

  贾珩心中虽然无语,但也无可奈何。

  主要还是他没有名气所致,想来这一本过后,见到销量,再出新书,就有议价之权了。

  当然,单论起来,二百四十两也算不少了,若在中等人家,也足够支应一年了。

  据他所知,这时代出版业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官刻、私刻就不需多说,坊刻已然十分发达,像翰墨斋这种集产销一体的书商,都有自己的作坊,他们的印刷成本几乎微乎其微。

  所需工费,皆在雕版刻印。

  当然,贾珩不知,以嘉靖年间出版的《豫章罗先生文集》为例,凡刻八十三片板,上下两帙,共一百六十一页,刻工酬劳是二十四两银子。

  再以汲古阁雕刻为例,每百字需银三分五厘,可以说,雕版刻印也是成本低廉。

  而书偏偏定价又极贵,一部都是三五两,尤其是通俗读物,更是畅销。

  在贾珩前世的出版历史上,清人金缨《格言联璧》曾言:“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

  就可窥见通俗小说之风靡。

  贾珩进入翰墨斋,不一样是径直奔向时文专区?

  但书商,所占就是这渠道之利。

  哪怕是后世,黑心的某阅渠道费分成百分之一点四,某作者给自己打赏一百元,后台到手一元四。

  “贾公子,余下书稿,还请在月底前按时交齐。”刘通一边拿起纸笔,写好约稿文契,一边抬头笑着对贾珩说道。

  这位老者笑容都是慈祥了许多。

  这单生意,翰墨斋保守估计可赚两千余两,如何不为之心情欣然?更不用说,若将此新书稿禀之于主子,必受激赏。

  翰墨斋已经许久没有遇到好稿子了。

  但此刻的贾珩也好,翰墨斋也罢,都没有意味着《三国演义》究竟意味着什么。

  贾珩沉吟了下,道:“老先生,不若先交十五回目罢,这几日就给老先生送来。最近,在下诸事缠身,脱不开手脚。”

  三国演义全书近六十万字,他就算抄写,也需要时间,他最近要跟着谢再义学习骑射,又要准备迎娶秦可卿,诸事繁忙,每天估计只能抽空写两个时辰。

  刘通笑道:“不急,我们翰墨斋以十五回一部出书,这月月底前贾公子能将十五回目送来就成。”

  十五回一部,贾珩暗道好一个奸商!

  一部书至少定价三两银子,以翰墨斋的德性,说不得制成精装版,定价五两都敢,一套《三国演义》下来,就是四十两,这谁买得起?

  他这个原作者都买不起几本!

  不过,这定价并不算夸张,史料所载,嘉靖年间一套百回目的《西游记》,大概就是四十两。

  可以说,这等书,客户都是读书人和薄有家资的仕宦之家。

  至于普通百姓,受限于识字率,多半是从落第秀才转行的说书先生中听得故事,然后等到盗版重印,价格下降……

  翰墨斋眼下则是第一轮销售,走的是高端市场…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