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二章 崇文,讲武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颐养天年,归家含饴弄孙,族中也不会亏待,照原例拨付银子荣养,当然,代儒公老当益壮,若不愿就此熄教学之心,也可在族学小学堂中,为蒙童发蒙识字,传道授业。”

  贾代儒的学问水平,也就只能教小孩子识个字,至于举业,他会从国子监中托宋源先生另外延请名师。

  贾代儒闻言,心下稍安,笑道:“子钰,老朽虽垂垂老矣,但也不愿回家就此歇着,做那无用闲人,还请在小学堂中给老朽留个位置。”

  此言一出,在场贾族的老少爷们都是笑着称好。

  这一下子,原本略显僵硬的气氛,倒也烘暖了起来。

  贾珩笑道:“代儒公醉心教育,他日在我贾族之族谱文史,未尝不能留名其上,数百年后,供后世子孙瞻仰。”

  贾代儒其人,虽然科举不太行,但也算正派,倒也谈不上面目可憎。

  事实上,贾族中人,也并非全是蛇鼠一窝。

  贾代儒闻言,心绪激荡,甚至眼圈微红,说道:“子钰,老朽定然较好蒙童。”

  却是一下子挠到了痒处,半生蹉跎,若能因教书育人而得贤名录载于族谱文史,纵是百年之后,也可含笑而逝了。

  至于贾珩话语分量和信誉,这是士林舆论公认的大贤,显然还是有着分量的。

  周围贾族爷们看着这一幕,也是又艳羡又是心热。

  再看那青衫直裰,坐姿端正的少年,目光都是渐渐不一样。

  果然不愧是名闻朝野的贤人,不能以年龄小而当小孩子看。

  贾珩又朗声道:“崇文学堂中,学童入学学费一应全免,也会定期组织考试,这是我贾族族学,公中每年都要拨付银子奉养。”

  此言一出,在场的老少爷们都是面露欣然。

  贾政面带敬配,赞叹道:“子钰当真是惟德惟贤啊。”

  这哪怕是传扬出去,都是馨德之举,在宗族中矜老恤幼,弘扬文教。

  贾珩道:“政老爷谬赞了,当然,若族中子弟不愿读书之人,也可入贾氏讲武学堂,听说宁府中有一耋老讳名焦大者,其人曾陪国公爷出过几次兵,在死人堆里熬出来过,虽年老体迈,但仍有军中武艺,可教蒙童习武,另外,我还会在军中寻人来教授族中子弟习武。”

  既然他已经打算承接了宗族,就不能再将宗族视为累赘。

  可以说,当他入主宁国府,成为族长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意识到斗争形势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

  他不再是受贾珍欺压的庶支旁亲,而成了贾族族长。

  迎接他的也是一场赶考。

  如果不想让贾族成为他的负累,而是反过来成为他的助力,他就需要改造贾族,大浪淘沙,将一些真正的宗族菁英拣选出来。

  谁说神京八房,都是废物点心?

  不尽然吧。

  何况就算一张卫生纸,都还有用处呢。

  有一些小孩子,心性未定,调理调理,或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