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南安太妃:……随便扒拉一个,总能换回烨儿!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此次出兵能够取得大胜。

  贾珩也出班拱手领旨,心头也有些无奈。

  仅仅是和硕特蒙古求和,就让文臣动摇,不得不说是颇为讽刺。

  崇平帝而后将剑眉之下的沉静目光投向魏王,面色顿了片刻,说道:“魏王督军押送粮秣,随军出征。”

  先前陈澄既然能帮着征西大军押送粮秣,魏王陈然前去押送粮秣,也不算突兀。

  或者说,随着崇平帝的身子骨儿出了问题,对诸藩的考察、委用也变得迫在眉睫起来。

  魏王闻言,面色先是一愣,旋即心头大喜,出班奏道:“儿臣遵旨。”

  “诸卿退朝吧。”崇平帝此刻也有些神思困倦,说道:“卫国公与魏王留下。”

  魏王心神猛跳了下,深吸了一口气,连忙平复下激动的心绪。

  待众臣出了含元殿,心思复杂,步伐沉重地来到廊檐之下。

  说话间,群臣三三两两在汉白玉广场上,忽而心头一动,发现不知何时,抬头之间,浩渺天穹之上密布的乌云渐渐散去,太阳忽而自云层中泄落下万道金色日光,照耀在大地上,一道彩虹在东方天际现出,化作一道七彩虹桥。

  原本面色阴郁的韩癀看向那道彩虹,白净面皮微动,心绪莫名。

  或许卫国公持出兵之论是对的,不能让西北虏患与辽东的建奴联合在一起。

  一场关于出兵西北的午朝结束,在崇平帝与贾珩的推动下,终于确定了出兵之事。

  或者说,汉廷群臣一开始就没有太多选择,因为贾珩这位从南方奔赴神京力挽狂澜的柱国之臣,紧接着提出了二征西北。

  如果再不听从其言,将来真的西北与辽东遥相呼应,谁来负责?

  待群臣散朝之后,崇平帝唤着贾珩与魏王陈然,沿着回廊向后宫行去。

  贾珩说道:“父皇,儿臣这次出兵以骑兵分几路掠袭青海蒙古,如今正值和硕特蒙古远征藏地,和硕特蒙古部众仅仅七八万人,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我大汉骑军分兵绕袭蒙古部众,对其不停放血,就可收前汉卫霍之功,而此行非儿臣以及京营骑将不可。”

  崇平帝点了点头,点了点头说道:“打仗的事儿,子钰来绸缪就好。”

  这些事儿,他现在是不能再碰了,交给子钰省心一些,还能保证大胜。

  魏王也说道:“父皇,子钰能征善战,此去定然能马到功成。”

  崇平帝叮嘱道:“你在后方操持粮秣供应,不可有着闪失。”

  贾珩道:“父皇不必忧虑,父皇今日也见到,朝中文臣大多持和议之论,这恰恰是青海和硕特蒙古自知无力与我朝开战。”

  这就是隐隐在告诉崇平帝,我离了你在朝中根本站不住。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