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宋皇后:臣妾想回去看看父亲……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也饿了,过门而也得吃饭啊。”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甄兰面上虽也带着笑,将钗黛二人收入眼底,明眸之中闪了闪,心思辗转。

  这两人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目光只能在后宅,格局终究是低了许多,不能帮着他。

  其实珩大哥最喜欢的还是她这样的,还有溪儿妹妹。

  说着,看向一旁的甄溪,却见灵气如溪的少女如憨憨一般抿嘴笑着,心头一阵气结。

  罢了,妹妹这样不谙世事也好,省得以后与她抢着…….名分。

  李婵月与邢岫烟坐在一块儿,放下手中的筷子,向着说笑的几人看去。

  邢岫烟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垂眸用着饭菜,一副不加入战团的模样。

  至于妙玉,并不在此地用饭,而是一个人在所居舱室里用着斋饭。

  这时,一个身形苗秀,面庞皮肤白皙女官过来说着,正是咸宁的女官知夏,笑道:“刚刚公主派人传来了消息,今天晚上就会过来。”

  原本正在吃着饭的几人,闻言都停了手中的筷子,目中见着惊喜。

  湘云红润如霞的苹果圆脸上一丝欣喜,轻声说道:“珩哥哥也会来吧?”

  知夏笑道:“国公爷和公主是在一块儿的呢。”

  众人闻言,心头更为欣喜。

  此刻,贾珩正在徐州城的驿馆中,伏案书写这段时间在河南的见闻和思考。

  这段时间,他既去南阳府考察了赈灾情况以及农田水利诸事,召开诸县的讲话,此外,还去了一趟汝宁府去看看徐开这位老朋友。

  汝宁府经过徐开这一年苦心孤诣的治理,实现蓬勃发展,已经渐渐恢复了民乱之前的生气,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原本食不果腹、面黄肌瘦的汝宁百姓,在普遍种植番薯之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咸宁公主近前,柔声道:“先生,船队到徐州了,等会儿会合了婵月她们,就直抵金陵罢。”

  贾珩点了点头,问道:“咱们不在河南多做逗留了,潇潇,江南那边儿可有最新的动向。”

  “江南这边儿,从你给高仲平寄送书信之后,江苏新政推行速度已经放缓了一些。”陈潇清声说着,英丽面庞上见着凝重之色,说道:“西北这边儿倒是有了新的动向。”

  贾珩道:“西宁方面?”

  陈潇将手中的笺纸递将过去,道:“西宁府那边儿的飞鸽传书说,南安郡王领兵日夜兼程,同时调动宁夏等地兵马应援西宁府,据密报,和硕特蒙古八台吉兵马十余万响应多尔济出兵,集众十一万,吞并湟源县,不断派哨骑抵近西宁府城,与官军大大小小交手二十余次,互有胜负。”

  正如贾珩所言,金铉放弃湟源的战线龟缩操作,极大鼓舞了多尔济等和硕特蒙古诸部的信心,给留守为青海的诸部台吉去信,聚兵共伐西宁。

  贾珩问道:“南安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