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零四章:李世民的小心思_大唐第一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开源这件事情李世民在小会议上已经讨论了不止一次,但是就目前为止,得出大多数的结论都是将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要是跟加重百姓负担有关系的,这一提议便会被立即终止。

  目前大唐的整体情况就是穷,而穷的根本是因为隋朝后期百姓负担过重,导致大量百姓失去了土地。

  随着唐朝的建立,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有所转变。

  但是两个朝代中间有几十年的混战时期,正是这一时期坏了大事。

  武德年间的时候,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成为隐户。

  隐户存在的意义就是我不享受朝廷颁布的任何政策以及待遇,但朝廷颁布的任何政策也与我无关。

  反正都是没有地的百姓,登记造册又能怎样?地不可能回到自己手中,反倒每年还要担负朝廷摊派的各种税赋,他们根本承担不起。

  所以现状就是,朝廷想尽办法希望这些隐户能够重新登记造册,但隐户却是百般不愿。

  虽然能够享受各种福利待遇,但两者相比之下,作为隐户,他们的生活水平反倒是比大唐子民要更好,不用劳役,也不用交税赋。

  如果朝廷有了钱,就可以直接减轻百姓的负担,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隐户重新成为大唐子民。

  好处?

  人口即意味着竞争力,意味着战斗力,意味着国力。

  尽管李世民这一生都在努力,但不得不惋惜的是,直到大唐灭亡的时候,唐朝巅峰时期的人口数量都没有超过隋朝。

  “朝廷想要不缺钱,只靠一个钱庄是不行的,目前的经济体为以农为本,朝廷大部分收入均来自于农业,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稳定,坏处在于上限可以看的到。

  通过万民布店和织坊,我看到了另外一种模式,我所做的事情也并不算新奇,最多就是由于不满织布机的效率而投入了巨资进行改进,现在有了效果,其他的无非就是将资源进行整合,将散户模式改为规模化生产,如此一来,成本便降低了,售价随之也紧跟着降低了。

  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开业十四天的时间内,万民布店营业收入将近一万七千贯,除去所有的开支,至少也是对半的利润,这难道只是富了我们几个人了吗?”李元景化身大唐军师一般的人物,老练的为李世民上着一堂经济课。

  虽然不是专业的,但后世的模式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靠农业搞成世界强国?搞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在排名末尾那群人中能混个第一罢了。

  “难道不是吗?”李世民愣了下,着实惊讶几人半个月就能入账八千多贯,就算要分利,每个人也能拿一两千贯。

  “当然不是,织坊现在有工人七千余人,这些人每天的工钱是五钱,工坊是管吃的,每个月便是一百五十钱,而工人每三个月可以以当月市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