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4章外事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见杜怀庆一副谨言慎行的样子不由停住了脚步,耿宝贵笑着调侃了一句;“怎么了……田代表,近乡情怯吗?”

  “你我海外游子寻到了根,若说家乡,那也只是昆士兰,回望神州大地感慨良多哇!”田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放低声音悄声继续说道;“耿长官你有所不知,清国公使表面上风光,其实在朝廷中每个人都是一厚摞子攻讦奏折,一言一行都是罪状,所以不敢有丁点的行差踏错,这个差事不好干呐!”

  耿宝贵颇为诧异的问道;“竟有此事?”

  “满清朝廷腐朽昏聩,素来以天朝上国自居,嘉庆年间,各国纷纷派遣外交公使来华,而满清却不愿意派出一员出使,理由非常奇葩,言道;西洋皆是蛮夷之辈,彼有求于天朝,故遣使来华,而我无求于蛮夷诸国,何必大费周章?”田山苦笑着摇了摇头,见耿宝贵非常有兴趣的样子,便详尽解释说道;

  “郭嵩焘大人是第一任驻外公使,1875年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在云南被杀,谈判后需要清朝派公使去英国赔礼,朝廷想到了郭嵩焘。

  此时出使英国,很容易被骂汉奸。

  但郭嵩焘言道:

  身为大臣,读书观理且六十年,事任所属,智虑所及,于国家安危利害,所关尤剧。

  在伯爵大人第1次踏上澳洲的相同时刻,1876年,郭嵩焘乘船历经一个多月抵达英国。

  在英国期间,他按西方的礼仪处理公事,听音乐会,与洋人握手,带夫人出席宴会等等。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寄回国内,刻印《使西纪程》,对英国的蒸汽工业发展大加赞扬,夸饰英国政教修明、环海归心,朝廷大臣竟然明目张胆的夸洋人,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清国驻英副使刘锡鸿密折上书朝廷,指责他犯了“三大罪”。

  一是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二是“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

  三是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次郭嵩焘获得邀请,参观英国朴茨茅斯炮台,由于炮台上风比较大,一个英国人将自己衣服脱下来批在郭嵩焘身上,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刘锡鸿却不这样看,他认为哪怕冻死也不要批英国人的衣服,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第二大罪是郭嵩焘参加巴西驻英使馆活动时,当巴西国王入场时大家都站起来鼓掌,表示尊重之意。

  郭嵩焘随大家一同起立鼓掌,这原本是最起码的外交礼仪,却被刘锡鸿认为是有失国体的举动。

  为区区小国主致敬,有失天朝上国体面,此罪不可恕

  最后说一下第三大罪,密折中所言柏金宫殿就是白金汉宫,音译不同而已。

  英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