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请清宵兄作诗_大魏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方所说。

  而由他带头认可,众人的声音逐渐响起。

  “恩,蛮夷不除,何来安国,边疆不定,空谈盛世。”

  “是啊,武帝年间,若不是一场大雪,蛮夷早就被灭,当真是意难平。”

  “如今陛下登基,想来也要做一番事业,若能根除蛮夷之祸,乃大魏之福,就怕难以根除,又惹来一场靖城之耻,那就是泼天的罪过。”

  “自古女子称帝,前所未闻,开万象之原始,辟千古之奇谈,也不知能否齐名。”

  众人议论,或许是喝了不少酒,说的话越来越放肆,尺度也越来越大。

  许清宵连忙咳嗽一声,端起酒杯道。

  “诸位,大魏国耻,犹记在心,但我等也莫要萧条,理应牢记耻辱,为国报效,为君分忧,为百姓造福,来,共饮一杯。”

  许清宵出声喊道。

  这要是还让他们继续说,估计说着说着就要开始喷皇帝了。

  万一事情传到皇帝耳中,自己无缘无故被牵连就麻烦了。

  不管当今皇帝是什么性格,能不能听忠言,反正想要好好活着就别作死。

  许清宵这一番话说出,众人皆有感染,纷纷举杯共饮。

  不过让许清宵有些惊讶的是。

  涉及到皇帝,好像大家并不是特别在乎,尤其是李鑫,按理说他是府君之子,更加顾及这个东西,却没有任何阻止的迹象。

  想来应该是文人言语比较自由。

  但不管如何,许清宵还是谨慎一些,免得祸从口出。

  饮酒过后。

  众人继续围绕安国这个话题去谈。

  但大多数谈论的还是外族入侵话题。

  许清宵沉默不语,只是认真聆听,不过内心有自己的想法。

  众人所说很有道理。

  只是许清宵却感觉,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毕竟要真是这个意思,那皇帝也就别当了。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

  外面的事情再怎么样,终究有冲缓余地,即便是蛮夷再杀到靖城,他也做不到灭国。

  战线布局,民心问题,资源分配,以及治国安家,哪一个不能让蛮夷头疼的?

  光靠杀有用吗?

  肯定是没用。

  所以【安国】,绝对不是边境问题。

  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书生去谈战争历史,无非就是纸上谈兵,一堆马后炮。

  不去战场,不了解真正的战争,所谈的一切都是扯淡。

  所以皇帝应该没这么蠢,让一群书生谈论战争。

  这个安国。

  应该是......经济。

  恩。

  经济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部问题小于内部问题,以史为鉴,大多数国家破灭,其原因就是内部出了问题。

  而这个内部,无非就是两个。

  朝堂与百姓。

  藩王、权臣、党派,为朝堂之根。

  经济、农业、生活,为百姓之源。

  朝堂的事情,轮不到一群书生来指手画脚,那种级别的战斗,用脚指头都能玩死一批人。

  所以如果皇帝以‘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