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_大魏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在乎这帮太监。

  这就让许清宵好奇了。

  太监这股力量,可不容小视,往往每次造反都有这帮人的影子,国家兴衰这帮太监占据十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都有可能。

  好的太监,比如说郑和,王承恩,张永,怀恩,蔡伦,司马迁,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坏的太监,比如说魏忠贤,刘瑾等等这些,就完全是一件坏事了。

  可无论是好的太监,还是坏的太监,都是一把双利剑,关键时刻,可以解决许多政治上的难题,尤其是内部问题。

  拿明朝举例子,东厂西厂的作用是什么?当真是养一帮太监去乱杀人?其目的还不是为了震慑党羽,稳住皇权?

  如今大魏王朝内忧外患,按理说怎么也得养一批太监吧?儒官浩然正气?可人家太监又不是邪祟,带着一帮人说抄你家就抄你家,你服不服?

  还有一些文官,但凡不听话,或者是搞事情,那就是满门抄斩。

  冤不冤是一回事,听不听话又是一回事,朝堂政事可没有什么对与错,也没有什么冤不冤,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皇帝的游戏。

  当然了,如果皇帝拉跨,那就是朝臣的游戏了,臣强主弱,主强臣弱,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不行,找机会要好好了解了解,这么强大的一股力量,绝对与不能埋没啊。”

  许清宵心中瞬间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一个宝藏。

  别说这帮太监祸国殃民,从古至今朝堂上就没有几个好人,一切都是为了争夺利益罢了,你能说儒官不好?你也不能说儒官就是好。

  倘若儒官都是圣人,那还当什么官?早就云游四方去了。

  而武官别看咋咋呼呼,可私底下还不是在争夺权力?再者天天囔囔着打仗,难道没有其他私心?

  国公们有没有私心,许清宵不敢妄断,但军队当中有多少人恨不得赶紧打仗,到时候各种空响吃起来,啧啧那就是祖下十代都花不完。

  至于文官,这个还需要说什么?把持朝政,随便折腾一下,几百万两,几千万两,那就是小钱,人家细水长流,一个富饶古郡都能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银两。

  说来说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而我许某人不一样。

  我三国杀把把忠臣牌,为的是天下,天不生我许清宵,大魏万古如长夜。

  许清宵定下心思,有空去找这帮太监聊聊看,看看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

  也就在此时,众人已经来到殿外等候了。

  “清宵,待会你就站在这里等候,我等先上朝,若是有太监宣你,你就进去,进去以后一定要稳住,你放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老夫都会帮你。”

  安国公开口,压着声音告知许清宵,已经到了殿外就不要大声喧哗什么了。

  “多谢国公。”

  许清宵感谢了一句,很快门外太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