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破横练,玄牛顶角!_神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胫,拖着地面哗哗转了个圆,瞬间已经绕到了对手的背后。

  这一下转身,明明双脚犁地,下盘稳固无比,看起来却灵活巧妙到了极致,依稀看的出有几分刚才使子午鸳鸯钺那青衣汉子的模样,只是却更加浑然天成,活像一只猴子搭在树上翻了个身,就连真正的猿猴看见了估计都要自愧不如。

  台下的洪老爷子远远瞧见,顿时眼中一亮。

  身后的洪通更是面露惊色:“这不是八卦的步法?!”

  八卦掌以步法灵活天下闻名,但苏子语只是在拳势论上看过一些要诀,刚才见了真正的八卦掌高手,心眼感应发力动作,居然马上就能拿过来用,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领悟的本事,实在是天下少有。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趟泥步、剪刀腿,稳如坐轿!

  这是拳势论上对八卦步法的总结,讲究重心沉稳,手到脚到,打人的时候不是单单靠手,而是以势打人,整体发力。

  这步法现在完完整整被苏子语用到了身上,一下钻到中年人的背后,他根本还没来得及反应,苏子语已经脚踏弓步,左肩下沉,脊椎成串爆响,双臂上扬握拳,恰似一头埋首狂冲的狂暴牯牛,两只拳头就是头顶的两支粗大犄角,由下而上猛挑。

  “玄牛顶角”!这是象形拳里的招式。

  象形拳,顾名思义,象外物之形而创立的拳法。世间万物体魄健壮者如雄狮、猛虎,结构特殊者如蝼蚁、螳螂,各自具有特殊的生存本领,人虽为万物灵长,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很多方面还远远不及万物生灵。于是古代的拳法大师就从自然环境中悟道,汲取万物灵性,以飞禽走兽、雀鸟虫鱼之类所长,丰富和完善人类自身的生存本领。

  上古之时已有“三人操牛尾以舞”为戏,汉魏时又有“五禽戏”,到了近现代,最有名的就是形意拳。

  黑而有赤色者为玄,玄牛就是野牛当中最健壮狂暴的,被激怒之时埋首狂奔俯冲,牛角一挑、一刺,就能毙杀强敌。

  苏子语从拳势论上看到这几招象形拳,印象深刻至极,还曾经细细揣摩演练过,这个时候配合八卦掌的趟泥步、剪刀腿,连续用了出来,一气呵成,简直如羚牛挂角、浑然天成,顿时生出奇效。

  糟糕!

  中年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已经没了苏子语的踪影,亡魂大冒,脊背发凉,刚要沉气转身,已经迟了一步,被苏子语用肩膀顶住尾椎,发力一挑,直接从地上挑了起来!

  身在半空,是最危险的境地。无论多么高明的拳法,都必须脚踏实地,才能借来力道,否则稳住身形都困难,更别提气贯周身、打出威力。

  那些拳法之中身形凌空的招式,往往都是不用则已、用了就必须奠定胜局的杀招,是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

  不能脚踏实地,一切都是泡沫,就如空中楼阁、无根浮萍,这是自然规律。

  更别提苏子语肩膀这一顶,罡气已经灌注其中,立即震得对手气血停滞,身体表面的青黑色都消退了不少。

  砰砰!

  两拳不分先后同时击打在中年人脊背,直接把他打得凌空顿住,明明拳力作用在后背,却噗嗤胸前衣服破开两个拳形大洞,肌肤一片焦黑。

  罡气破体而出!

  一挑一刺,尽得玄牛顶角的神韵,肩挑震破横练,双拳罡气贯体。

  横练功夫再高,内脏筋骨练成铁板一块,终究不是真的金刚不坏,内脏体腔永远是最薄弱的部分。

  所以中年人还在半空已经眼神涣散,接着如同一滩烂泥啪嗒摔在地上,身体彻底瘫软,气息全无。

  他死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