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智者一通百通,贤者无所不能!_神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坐骑发号施令的关键。

  而苏子语一样都没带,就这样冲了出去!

  “看,好快!这样都不会掉下来?!”

  一个马工惊呼,眼看着冲出老远的苏子语已经绕出一个大圈又兜了回来,腰板挺直,高速冲刺状态下居然毫不费力的样子。

  骏马冲刺时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奔跑时候的颠簸,足以把人甩下马来,全靠骑手自身的力量固定住,所以正规赛马选手通常都要伏低身子、脑袋朝前,尽量降低重心,几乎贴住马背,屁股悬空,只在停顿的刹那才接触到马鞍,尽量和奔马保持相同的节奏,以免控制不住摔落酿成惨剧。

  这里面的讲究实在太多了,技术含量极高。

  而现在冲过来的苏子语,却是直立上身,光用双腿夹紧马背,依旧稳稳当当,这得是多么夸张的腿力,怎么不让他们惊诧?

  “也不怕摔下来,这是请来表演的吗?”

  有人喃喃自语出声,一副见到鬼的表情。

  “别胡说!”马场经理怒瞪这些口无遮拦的蠢汉,不光这些马工看得心惊胆战,实际上他自己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生怕出了什么意外,参加酒会的都是高官富贾,随便哪个都得罪不起。

  他们却不知道,洪拳之中站桩讲究腰马合一,腰就是大拳师们的虎背熊腰,马却是要凭空站出一匹奔马来。

  十二桥马首推四平大马,马步马步,连奔马都降不住,怎么叫马步!?

  苏子语纵马狂奔,除了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慢慢便心意散发,逐渐感应到胯下枣红马的情绪,默契也磨合得顺当了不少。策马冲刺的时候,雄厚的马肚将阵阵大力传递到腿部,正常人绝不可能光用腿就吃得住这股力量,但他却毫不在意,反倒不断施加更大力量,刺激得枣红马发狂疾奔,速度越来越快,如飓风从众人身前呼啸而过!

  这种可怕的冲击力和威势,不是身临其境的人绝对感受不到,一瞬间全都吓得连连后退。

  “他真没骑过马!”

  舒宁自己是练过骑术的,一眼就能看出苏子语无论姿势、方法都是野路子,跟正规训练过的骑手完全不同,但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出他的可怕,这是全凭一股蛮力压得骏马只能俯首听话。

  “苏老弟……这是天生的英雄人物!”

  郑国兴站在围栏后面,看得简直浑身燥热、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弄匹马来骑一骑,对苏子语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什么马技、什么装备,一概不管,上来就能骑!

  骑兵是古代战争的重要力量,无论东西方都极为重视,所以如果生在古代想要出人头地,第一个要求就是弓马娴熟,比如卢象升,他虽然是文人出身,但自幼喜习骑射,天赋异禀,明史载:“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据说他的练功刀重一百三十六斤,武力之高可想而知。只是到了近代,骑兵才在火器的出现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里说的弓马娴熟,可不是现代的赛马、盛装舞步可以比拟的,古代猛将要面对敌兵列阵冲击,披甲在战马之上全速冲锋,激烈颠簸还要挥动武器破阵,激烈恐怖程度可想而知,没有长时间的锻炼,根本应付不来。

  但苏子语敢这么做,当然是对自己持身法有足够的自信,同时也尽快熟悉骑马的感觉,进入状态。

  拳势论上有记载,形意拳的源头最早出自三国姜维,他的传人周侗教出了岳飞、卢俊义,后代又教出了罗成的罗家槍。

  姜维是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文武双全,据说当年姜维曾经对诸葛亮说:“军师你谋略无双,我很佩服。但是我的武功,你也比不了。”

  诸葛亮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比一比大枪。

  结果姜维败了。

  传闻难辨真假,但里面包含的道理却是实打实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像他这样悟性高的人,天生就是英杰,无论什么兵器马术,一看就会、一会就精,不是普通人比得了的。

  所以智者一通百通、贤者无所不能!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