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改稻为桑的试点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给李裕和张守拙,“这是工部织染所采办商人的住所,湖州丝商就在这里。”

  李裕将纸条收了起来,又问:“如果合南直隶与浙江之力依旧无法阻止新内阁呢?”

  梁叛道:“本来就阻止不了,也不用等到那一步,等到浙江佬站出来以后,庞阁老一定焦头烂额,而且庞翀这个人刚愎自用,一定会孤注一掷死扛到底,我们必须在内阁强行下令正式推行之前,主动站出来提议搞先‘试点’。”

  “甚么叫试点?”

  “在应天府先行试改,以观成效,倘若确实有效,三五年以后再行推广整个南直隶——这是给庞翀和新内阁一个台阶,也是我们的一个缓兵之计,只有这样才能保存大部分白册的效用。”

  李裕和张守拙、天草芥三人面面相觑,各人震骇之余又有惊喜,都认为如果真能以此环环相扣,最后各让一步的话,显然会是最好的结局——新内阁不丢脸面,南直隶不伤元气,就连浙江也可大松一口气。

  或许浙江人还会感念南直隶的“高风亮节”,随手结个善缘总不会是坏事。

  “可是为何将这个……这个‘试点’放在应天府?”张守拙还有一点异议,“应天府是我等根本所在,岂可轻易拱手让人?”

  梁叛道:“如果要收集新的白册,哪一府的最容易?”

  “自然是应天府……”张守拙说到此处,又恍然大悟。

  让出应天府,正是因为收回此处是最容易的。

  当然,用应天府作为试点,给新内阁的面子也是最足的。

  还有一点梁叛没说,也没跟这几个人讲——漕帮和溧水俞家在应天府加起来有大几万亩良田,若要改稻为桑,只要提前运作得当,便有一笔巨财好发……

  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就是两个:人才和信息。

  “好了,想法我说完了,湖州丝商那里如何交涉、朝廷中枢如何操作,我就不管了。”

  梁叛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两口,还是那天的滋味,天草芥的智商在南京城里排第几他不知道,但是茶艺绝对在三甲以内。

  张守拙太了解他了,见他这副样子,知道这小子又要伸手了,便问:“你想用这个计策换甚么?”

  “我要消息。”梁叛心想这老张还挺上道,笑眯眯地放下茶,“我要吕致远生前所有的消息渠道,所有的资源,还有他在骂驾桥的房子——避驾营马上要拆迁,我快露宿街头了!”

  李裕苦笑一声,说道:“好,我回去向文尚书和陈千户禀报一下。”

  他停了停,又解释了一句:“文尚书是南京户部尚书,字渊恪,陈千户是你们南京锦衣卫缇骑千户所千户,字谦台。”

  这是梁叛第一次知闻他们在南京头脑人物的身份,名字,说明李裕对他已不再避讳。

  既然已经得到了实信,梁叛在此也没甚么多待的必要了,站起来对天草芥道:“天草大使甚么时候走一定通知我一声,若是从长江入海,我再替你同漕帮打点,最少放你过瓜州口。”

  说完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向张、李两人拱手告辞。

  天草芥连忙站起来相送,背后已吓出了一层冷汗——刚才梁的那个笑容,是甚么意思???

  他忽然觉得,这个梁叛如果做了自己的敌人,一定比三好长庆还要可怕一百倍!

  梁叛调戏完天草芥走出门,在侍女惠子害怕的目光和门外倭人守卫茫然的眼神当中,优哉游哉地背着手,走出了馆舍。

  梁叛从翻墙进来到离开会同馆,总共不到两炷香的功夫,却解决了张守拙他们多日以来毫无头绪的问题。

  当然了,现在自然也可以放天草芥回日本,这里好像已经不怎么需要这位“丹波国第一智者”了……

  梁叛出了会同馆,他便回南门西。

  解决了张守拙他们的困扰,他还有自己的事要处理——昨天小铁已经醒了,现在他要去问问,到底谁是杀死骡子的凶手!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