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五章 奔赴少林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峰下就是声威赫赫的少林寺。

  这里虽然没有青城山幽静,也没有华山险峻,但却因少林寺而名闻天下。远远望去,在苍翠的密林深处,露出庙宇红墙飞檐一角,让少林寺愈发神秘、庄严。

  白复安顿好马匹后,沿着断崖绝壁上一米多宽的石缝,攀铁环、拽钢丝,宛如行走在云端。

  一路上,草山苍碧,松海荡漾,云雾苍穹,飘渺临仙。灵霄峡、龙脊峡、连天峡、悬天洞、书册崖、大仙峡、褂冰崖、水帘洞、回音楼等,鬼斧神工、景物天成。

  ……

  少林寺位于嵩山五乳峰下。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自古便有“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之说。

  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南北朝期间,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

  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太宗皇帝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玄宗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达摩祖师开创的禅宗教派日益兴盛,成为有唐以来佛教最大宗派。

  ……

  不多时,白复便来到少林寺山门前。此刻天还未亮,连最早的香客也还没有上山。

  少林寺山门高大气派,不愧为天下禅宗祖庭。

  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高僧眼中,参禅是正道,拳勇乃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称“武术禅”。

  然而“天下武功出少林!”就这一句,就足以让每一位武学之士心潮澎湃、敬仰膜拜。

  少林功夫是中原武林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

  少林七十二绝技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震烁古今之!

  僧兵所擅长的兵器除了刀、枪、剑、棍以外,还有三股叉、套三环、草镰合枪、梢子棍合枪、峨嵋刺、铁扇子、月牙铲、方便铲、和戟镰、秀圈、方天画戟、双锤、大斧、双斧、三节棍、梢子棍、七节鞭、九节鞭、双鞭等。

  除了兵刃,少林武僧徒手功夫也相当了得:空手夺刀、空手夺枪、空手夺匕首、拨步炮、少鬼攥枪、卸骨法、擒拿法、点穴法、短打法等样样精通。

  七十二绝技中,轻功步伐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十字乱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步、老君抱葫步、老猴搬枝步、金丝缠步等。

  内功心法有“易筋经”、“洗髓经”、“无相功”、“混元功”等。

  ……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