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二章 身世之谜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识,求取功名。“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一首诗,就是一幅绝好的少年李白出蜀图,当时的李白乘舟顺流而下,心情还是挺激动的。

  白复好奇,道:“既然想谋求功名,以李白旷世才华,为何不参加科举,求个功名?”

  黄震道:“参加科举,要有真实详细的“家状”,写清楚应试者的籍贯,祖宗三代都是什么人之类。李白身世暧昧难明,拿不出证明身份的“档案材料”来。”

  白复更奇怪了,道:“这有何难?”

  黄震道:“我听川帮的人说,关于李白的身世,除了他自己的叙述外,最原始、最权威的记载大概就是其族叔、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的记载,这其中的叙述,同样是充满了神秘的悬疑色彩: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七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细读这一段话,会发现其中似乎在用曲笔隐藏着惊人的秘密。所谓“凉武昭王暠”,是指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建立者李暠,李唐皇族也是奉他为祖先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李白无疑和李唐皇室是一家人。

  这里点明了是“隋末多难”,但是正所谓:“一句谎话,要十句谎话来圆”,既然是隋朝时避难,那李渊一创建大唐,岂不完全可以风风光光地返回中原了?为什么一直到武则天的“神龙初”,才敢潜回广汉(四川)?李白父亲一直化名为“客”,不敢以本来的姓名示人,他在躲避什么?这一切,都说明那句“隋末多难”是谎话。

  我非常怀疑,李白就是唐朝开国初期“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太子李建成或齐王李元吉的后代,正是因为他是这种身份,才会在初唐时期一直东躲西藏,到了武则天篡唐为周后,方觉得舒了一口气,胆敢悄悄地回到中土来了

  当然,既然李白当时就不敢表明身份,那么经过了上千年,我们更加无法拿出铁的证据,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不管怎么说,李白这种神秘兮兮的身份,对他的仕途是没有什么大的帮助的,相反,还给他参加科举造成一些麻烦。

  白复见笑道:“李白家资富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一生仕途不得意,皆吃亏于性格。而这种性格,却成就了他的诗。

  所以太傅当时对李白说:‘状元郎也好,正一品也好,历朝历代,车载斗量,后世几人能知?亘古千年,诗坛谪仙人怕只有你这一位,天意君要须会,人间要好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