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8章 争权夺利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大明正德元年七月二十四上午辰时,关乎大明未来朝政局面的一场早朝正式开始。

  此次朝会的主要目的便是在弹劾案后,对外庭空缺的职位进行推荐增补和议定。

  在此前数日时间里,嗅到了形势逆转的外庭诸多官员们集体倒戈,数十名官员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求见刘瑾。刘瑾手下谷大用马永成等人作为中间人,光是收引荐的礼物便收到手软。那些想要利用此次机会上位的官员们更是备下厚礼求见刘瑾,想要通过这次外廷大洗牌的机会得到机会。

  人性的卑贱,在这段时间显露无疑。平素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口号喊的山响的文官们,比市井小民还要市侩和善变。所谓的气节和清高,在此刻荡然无存。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识时务者为俊杰!”

  “……”

  这帮人用这样的话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解,为自己的行为狡辩。仿佛是先贤们教导他们这么干的一般。外廷一干其他文官,对此痛心疾首,嗤之以鼻。

  无论如何,外廷的分裂已经成为现实。在局势的压迫之下,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一部分沦为趋炎附势之徒,另一部分死命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底线是否正确。

  这三天里,李东阳沉默的面对着这一切。在有人向他愤慨的禀告,谁又偷偷去见了刘瑾等人,谁又背叛了读书人的尊严和底线的时候。李东阳只是默默点头。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随他们去吧。”李东阳说的最多的便是这样的话。

  这种近乎丧气的话,其实跟没说一样。这让更多人的怀疑,即便是李东阳在,外廷恐怕也是名存实亡了。几乎绝大部分的人对外廷的局面感到悲观和沮丧。在他们看来,外廷很快将落入刘瑾等人的掌控之中。李东阳等人将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为此而叹息,痛苦,失望和迷茫。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早朝开始之后,局面完全不像众人想象的那般不堪。得意洋洋势在必得的刘瑾提出了举荐的名单之后,遭到了李东阳为首的十几名外廷官员的强烈反击。

  更让人惊愕的是,在以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光祚为首的勋贵侯爷们也加入其中,对李东阳和刘瑾各自提出的外廷补缺官员名单进行议定之时明显偏向于李东阳等人。

  本来,一开始预测,在这件事上,刘瑾等人将获得一边倒的优势,最后却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撕逼大战。双方在每一个人选上都几乎产生了分歧,吵得面红脖子粗,不可开交。

  朱厚照似乎也没料到这种情形,坐在宝座上看着一帮人在殿下狂喷口水的时候,朱厚照嗔目结舌。他没想到,儒雅如李东阳居然会跺着脚指着别人吐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