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激励(求订阅)_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现在也想明白了。

  这瓜子应该是夏臻为了自已,特意炒出来的。

  不愧是好兄弟,自已昨天才拜托他帮一个忙,今天就有了结果。

  还做到这个程度,周晓聪说不感动,肯定是假的。

  “别说这种矫情的话。”夏臻受不了地朝他摆摆手,“你有空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别搞得像井底之蛙,满足于在工厂赚的几十块工资。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年头了,时代不一样了,你得与时俱进——”

  不管他能不能听懂,反正该说的自已说了,结果怎么样?全是他的命。

  前世网上经常有这样的文章:从80年代起,我们究竟错过了多少发财的机会?

  八十年代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投机倒把分子”和个体户,他们因为被主流的国营经济拒之门外,所以不得不卷起袖子,走上个体经济的道路。

  虽然被人们看不起,还要冒着被抓住坐牢的风险,但是一旦成功,收获同样巨大,中国第一批“万元户”,就是这样产生的。

  他们的经济地位,几乎类似于前世的亿万富翁。

  九十年代初,股票刚开始发行,绝大部分规规矩矩的上班族,不敢购买认购证,而有的人则从农村收购了一大麻袋身份证,通宵排队购买。

  于是这批人发财了,成为最先富起来的“百万富翁”。

  九十年代中期期货的出现,给“胆大的人”又一次暴富的机会。

  很多没什么学历,甚至只有几百元钱的穷小子,一头钻进去,

  有的人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豪。

  最典型的是一名前世商界有名的人物,第一桶金就是七亿人民币纯利,当年他才二十九岁。

  九十年代后期的国企改革,庞大的国有资本在辗转挪变中大量被卖掉,不知道多少人利用种种渠道,抓住了这样的廉价买卖的机会,为自己奠定了强大的发展基础。

  九十年代末期,股市大幅度上涨,只要买入一支股票都能赚到一倍以上的钱,很多被人认为不务正业的人,却由此收获了巨大的财富。

  千禧年初,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开网络公司还是买网络股,无论是开网吧还是到网络公司打工,无数人都在这个网络乱世中获得了一桶金。

  二零零零年到二零零七年,则是房地产楼市的暴富机会,拿一块地,盖几栋房子,几辈子都吃不完了。

  就算随便买几套房子,十几年后就是千万富翁了。

  零三年那场疫情到来时,一瓶白醋卖到一百多元,一袋板蓝根卖到几十元上百元,只要你有货,一转手就可以赚几十倍。

  零三年到零七年,股市股改,6000点的大牛市如约而来,不到一块钱获得的股改。后来竟然卖到十几块几十块。涨了十倍二十倍。

  这又是一次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股市暴富机会。可笑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