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节 错也数也 不堪谈兵_大秦帝国 第二部 国命纵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走,后患将是无穷尽的。实际上,做出如此交换,田忌便等于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部押给了楚国,重回齐国的愿望很可能因此而永远无法实现,对于一个齐国王族子孙而言,永远的客居异国,老死异乡,那真是一曲磨人终生的悲歌。显然,田忌将自己押在楚国,楚国对张仪的恨意才会稍减,他张仪才算彻底的脱离了险境,才有安全养息的可能。张仪啊张仪,你值得田忌付出如此牺牲么?若是挚友知音如俞伯牙锺子其者,自然是士为知己者死,死而无憾。可张仪之与田忌,却只是初次结识,既算不得挚友,更算不得知音。张仪为田忌返齐奔波,也只是出于为自己物色力量的利益需要,本来就是“权衡利害决其行”,所以张仪对田忌也从来不从“义”字上说事,甚至也不从“道”字上说事。豪放不羁的张仪,对人对事从来不讲虚伪烦琐的情义理礼,而只追求透彻的把握利害关联。田忌虽寡言,却睿智,岂能不知策士纵横之准则?所以,张仪与田忌谈不上情义之交。那么,谈事定策的见识方面呢?似乎更与知音不搭界。秦军偷袭房陵,田忌是经过认真揣摩,事先作为唯一的危险提出来的。而张仪,却不假思索的立即否定了田忌,最终也导致了楚王对田忌的否定。事实上,田忌并没有赞同张仪的看法,但却也没有象策士那般据理争辩,非要见个你高我低。现下想来,田忌的那句话是有道理的:“兵家法则,后方为本,但求防而无敌,不求敌来无防。”

  回想起来,张仪真是不可思议,当时自己为何对如此要紧的兵家格言竟充耳不闻,就那么一阵笑谈,便否定了一个当世名将的深思熟虑?张仪啊张仪,身为名门策士,竟如此浅薄轻狂,实在是天下笑柄!当房陵军使急报噩耗时,你张仪震惊得面色灰白,呆若木鸡般连话也说不出来,不觉得羞愧么?!

  心念及此,张仪苍白的脸色胀得通红,生平第一次生出了无地自容的感觉。仔细想来,自己对秦国从来就不甚了了,偏偏竟莫名其妙的蔑视秦国!对兵家战事之学,自己从来就是皮毛耳耳,偏偏竟莫名其妙的轻率谈兵!张仪啊张仪,与苏秦的沉稳与透彻相比,你是何等的浅薄浮躁?苏秦常说:“锋锐无匹,吾不如张仪也。”张仪对苏秦的这种称赞,每每总是大笑一通,口中“非也非也”,心里却是很得意的。这次,也是生平第一次,张仪蓦然憬悟,自己与苏秦相比,实在是差了一筹啊。

  木门半掩,昏黄的阳光长长的铺在了茅屋的厅堂,张仪盯着枕在山头的那一轮残阳渐渐的沉沦,一线冰凉的泪水涌上了苍白的面颊。猛然,他心头一阵震颤,竟霍然挺身坐起,却又低低的闷哼了一声,沉重的倒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