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6章 提倡研究_问鼎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投入市场与铜钱并行,确实极有必要。

  窦仪、赵普、卢多逊皆没有反对,一并认可了此事。

  “可象留下,你们二人先行下去吧!”

  罗幼度留下了窦仪。

  刻意留下他并未是为庙堂之事,而是关于大学义塾的改革。

  窦仪的父亲窦禹钧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毋庸置疑。即便在武夫当权的时代,他依然坚守着开办义塾,甚至为了让人多读一点书,多认识几个字,不论是谁,即便不能入学,只要来听课就提供衣食,自己则抠搜俭朴。若不是他五个儿子,个个都高中进士,一家人出钱养着义塾,根本开不下去。

  现在不一样了,让天下人读书识字是罗幼度这个皇帝的事情,窦禹钧已经做得足够多,怎么能让他一直无偿付出?

  在朝廷的干涉下,窦禹钧的义塾也开始改革改变。部分改为民办教育,部分为官府收购。

  原本义塾很不规范,师资力量也有限,甚至八岁孩童跟十八岁的书生在一间教室学习。

  现在也分了种类,有小学、大学以及年级之分。

  在罗幼度的默许下,窦禹钧整合了这些年的义塾师资,开了一家开封大学,简称开大。凭借他为人的威望,还有师资力量。开封大学已经成为汴京最好的大学之一,仅次于最高学府国子监。

  罗幼度出声询问:“现在开大是望之负责一切事务吧?”

  望之是窦禹钧的二儿子窦俨的表字,窦家五子登科满门龙凤,原本都在庙堂任职。但窦禹钧希望有人继承他教书育人的事业,最终好贤乐善的窦俨退出了庙堂,辅佐窦禹钧管理学校。随着窦禹钧上了年纪,精力不济,窦俨已经接替了父亲的一切工作。

  窦仪躬身道:“正是二郎!”

  罗幼度颔首道:“开大的发展前景不错,据朕所知,已经有不少人成为了来年科举的种子选手,其中有一个叫陈万倾的,朕都听过他的大名。此次术数一科,几乎是他囊中之物。”

  术数一学,不同于其他进士科目。

  一篇文章一份见解,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烂。但术数,会就是会,解不出来,就解不出来,不存在其他问题。

  故而术数一科,魁首之人很容易猜出大概。

  窦仪显然也听过陈万倾的名望,笑道:“此子与常人不同,昔年天下大乱,僧一行的后人逃难至岭南,将历算之法传于此处,因故南汉术数学问远胜诸地。他本是僧一行的徒弟陈玄景之后,南汉神童,通九宫三元之法,此番入京算是带师学艺。不过此子于术数上的天赋,确实超凡。初接触我中原算术华夏数字,便能举一反三,知一通十。”

  罗幼度道:“于教学上开大确实为朝廷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但朕以为你们可以大胆一些,开放一些。就拿术数来说,开大的昭文先生以辈分论可是大学士楚衍的师叔,楚衍一直对他这个师叔尊敬有加。楚衍将术数融合力学,创出了物理学。昭文先生亦是术数宗师,为何就不能在开大里展开学术研究?开大学子可为助手,若是因经费问题,朝廷可以相助。”

  “朕以为大学不只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还是研究学问,探究学术之处。”

  “说句不好听的,死读书,读死书又有何用?”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