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冀县已危急_回到秦朝当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章写得多了些,看书别忘投票呐~】

  冀县。

  比起城外损失惨重的叛军而言,冀县城上的守军也不好受。第一次六千人的攻城守军还不觉得如何,毕竟兵法云:十则围之,只有十倍的兵力才适合选择围攻。除去围三缺一惯例下东门的进攻虚弱,其他三门守军都自持能顶得住。但第二次八千人轮番攻城就让守军开始难受起来了。强度加大后,本地守城士卒迫于乡土不敢懈怠,庆倪手下的士卒更是强军意志坚强,坚决反击。可意志再如何坚强也不能让一个人多当做一个人用。庆倪只有两千步卒,县兵只有一千余训练懈怠的本地驻军。这还是冀县地理重要的缘故才有的,比起西南山区的西县不过百余人的刀弓手维持治安,冀县能有千余士卒守护已然不易了。算上堪堪有些战力的民夫,整个冀县只有不到五千人的战力。其中还要留下三分之一作为后备队轮换,能在城墙之上守备的士卒平摊到每一方向城墙上的不过千余。

  能如头日攻城那样聚集千余民夫,半数预备队来猛击来袭之敌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下,攻防战打得实际上就是攻防两方的韧性,守城的意志,物资的充沛,人力的丰裕。

  第一点和第二点,叛军不如守军,叛军既为叛军,大义上就站不住脚,能打得勇猛无畏的只有鱼家嫡系那些把自己死死绑在鱼家战车上的核心人马。普通士卒是不会有那个觉悟和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叛军势力死心跟随的。相反,守城士卒则不会如此。守城的士卒本就是乡土人士,保家卫国本是应有之义,更何况秦人好战,从不怯战。眼下太平没了战功,能获取战功本就是欢喜的事情。只不过此次外敌换成了内贼罢了。而且又是在家门口遇贼于门外,自当奋勇杀之,何惧之有?反观叛军,本就是一郡人士,乡土之音闻于耳内,心中的坚定便要减去三分。

  这些,都是萧何孔千淳等军官将佐反复跟士卒们灌输的东西。如此,才能在六日之中坚守下来,尽管城墙数度沦落敌手可仍旧在随后军官带队,身先士卒的情况下夺了回来。

  但是,并非说冀县就坚不可摧,能够坚守一月之久。冀县城小,仓储不丰。在第三点第四点上都完败于叛军。城外能够随时从陇西郡城狄道获取物资,陇西为边郡,边墙之外就是月氏人的游牧区,时常战乱。虽说此时秦强,征伐天下,可小规模战斗不绝于耳。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在陇西布置的军备并不小。而狄道身为郡城的积蓄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此时这些储蓄都到了叛军手中。萧何孔千淳自然是不知道鱼家武陵藏有兵甲粮米的事情,但狄道的武库存量依旧是令两人揪心的东西。冀县虽说也有一些存量,可根本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