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黄帝内经》_离魂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帝外经》一共有三十七卷。可惜失传了。”

  “哦?那你说说。”虽然我很失望,但是对新鲜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

  他说:“仅仅是传说而已。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歧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现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于是《黄帝外经》就失传了。”

  我顿时失去了兴趣。不是我对中医的理论失去了兴趣,而是我没有从中找到我需要的东西。在我的意识中古人应该比较迷信,我还以为可以从中了解一些魂魄与**的关系的东西呢。

  “经络究竟是什么?”我于是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经络就是血管,”他回答说,“现在有人说经络是具有特异功能的古人‘内视反观’而现的,其实《内经》说得明明白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也就是说,经络是通过对活人外表的度量和尸体的解剖现的,而且十二经脉中都含有血,只不过里面的血有的清有的浊有的多有的少,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所谓经脉就是指的血管。《内经》还有‘脉者,血之府也’的定义,此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经常见到‘血之随气,循环经络’、‘血循经脉’等说法。《内经》又说:‘经脉十二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