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 时代改易,肇造之初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一代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最妙的是,这个极其重大的“改易”,确实没有动“读书人”的奶酪:我还是用你们――用“另有所学”的你们。从“童生”、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开始学,推倒重来的痛苦大大减轻,学什么不是学啊?

  是不是什么奶酪都不动呢?

  不是的,应该动的、必须动的,还是得动,这就是“时文”――八股文。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继续允许无用的“时文”当道,有用的“时务”的路,走起来就不会顺畅,关卓凡必须把“时文”这块拦路石搬开。

  关卓凡的招数,就是用“贴经、墨义”来打“时文”。“贴经、墨义”只需死记硬背,中式的难度,远逊“时文”,则读书人在其上所费时间、精力,较之“时文”,就大大减少了,多出来的时间、精力,自然就会放到“时务”上面。

  “贴经、墨义”和“时文”二择其一,任一“中式”,即可算经义“中式”,世上大约没有那个傻瓜,会弃易就难,则“时文”――八股文,很快就会衰落下去,直至彻底无人问津。

  到时候,“时文”退出科举考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贴经、墨义”考的也是经义,也以朱熹的注释为本,这一点,和“时文”无二,表面上,“大方向”完全没有改变,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关卓凡的“恢复”的。

  拿现在的话说,就是给考生“减负”罢了。

  这一切改变,都是在“给读书人更好、更多的出路”名义下推行的,真有人想出声反对,恐怕也不知道该如何下嘴。

  改造科举制度,使其尽量为我所用,固然是关卓凡所欲,但他还有更宏大的目标:借恢复“时务策”,向“亲民之建治”派驻“时务训导”,由此肇造,在全中国范围内,大兴近现代化之学校。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