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三章 大局初定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单独上折;得罪人的政策,推恭王领衔。

  恭王不愿意?不愿意你还做什么军机领班啊?

  担不担心恭王在下面捣乱、在背后捅刀子呢?

  恭王对待政敌不是个狠角色吗?

  不担心。

  从历史资料和现实表现来看,关卓凡认为,恭王是一个只能打“顺风仗”的人。

  风向在他这边的时候,确实气势如虹;但风向一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祺祥政变一仗,恭王打得确实漂亮。

  辛酉之前,恭王一直为文宗压制,从没有掌过实权,已憋了许久。祺祥一役,算是他出山第一战,犹如毕业论文,反复绸缪,十年寒窗的苦功都倾注在里面,所以一拿出手,立时博得满堂华彩。

  可是,既然之前没有掌过权,办过事,也就没有受到真正的政治斗争的琢磨,包括“挫折训练”。

  辛酉之后,意气奋发,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为,两宫皇太后也不放在眼里。以致在两宫面前,听到“有人参你”,失态咆哮。

  紧接着被慈禧兜头一棒,天堂落到地狱,顿时懵了。

  惊慌失措,任人摆布。

  这一切,绝对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该有的作为。

  原时空的恭王,再入军机之后,小心谨慎,畏首畏尾,锐气尽失,已无复当初的任事之勇,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般。

  他是在“韬晦”,但这是无所做为的“韬晦”,说到底,是被吓怕了。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奕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脆弱的、不自信的人。

  祺祥政变中,恭王对肃顺、端华、载垣施以非必要的辣手,关卓凡认为,根子就在于他对自己的不自信。

  关卓凡不认为这种人会是一个值得敬畏的对手。

  当然,也要防着。

  原时空,杀安德海之时,恭王还是小小地“雄起了”一把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