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八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位置,开战之时,精骑先出,切入“节点”,将叛匪和被胁裹的百姓,分隔开来。

  第二,派出本地相貌、口音的探子,混入被胁裹的百姓中间,暗中传递消息,说朝廷大军有话,战事一起,马上俯卧,不要四处奔跑,以免误伤。

  这两条,在军事上,其实都不甚可取。

  第一条,突入敌阵的骑兵,不以冲击敌阵为第一目标,且“节点”不止一处,兵力分散,如果叛匪战斗意志坚决,这批“”的骑兵,很可能陷入被动。

  第二条,更不必说了有可能提前将轩军的行动暴露给叛匪。

  不过,展东禄和部下将领,经过仔细研判,认为风险不大叛匪人数有限,且都是惊弓之鸟,坚决抵抗的可能性很小,只要轩军骑兵的行动足够迅速,加上后头的主力部队及时“补位”,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至于第二条,也不必过虑,这种乱军乱民里头,本就流布着各式各样的传言,多一条少一条,未必就能引起叛匪的注意。就算叛匪留意到了,仓促之间,也难以分辨真假和追踪来源。

  这个方案的最大缺点,是这么打,一定会打成击溃战,打不成歼灭战,不过,投鼠忌器,也叫做没有法子了。

  布置已定,一天半之后,轩军在英噶萨尔追上了叛匪。

  战斗的过程,异常顺利。

  蓝色洋装的骑兵一出现,叛匪立马就乱套了白彦虎开掘开都河,水淹喀喇沙尔,自以为得计,他打死也没有想到,轩军这么快就追了上来!

  惊慌之下,包括白彦虎在内,叛匪想到的唯一一个字,就是“逃”!

  根本就没有人想着“坚决抵抗”,也没有人去管胁裹的百姓了,至于拿他们做“人肉盾牌”神马的嗨,哪儿来得及啊!

  轩军计划的好好儿的切入“节点”什么的,也没有实施的必要了叛匪都跑到前头去了,和后头的百姓拉开了偌大一段距离,已经不存在什么“节点”了。

  展东禄及部下将领事先的一切担心,果然都属“过虑”。

  只是,这场仗果然打成了击溃战。

  回匪和安夷,大多都有马匹,纵马狂奔,所有的辎重虽然都扔掉了,但真正就歼的,其实并不算多,那个轩亲王必得之而后安枕的白彦虎,自然也是逃掉了的。

  此役最大的战果,是救下了近十万名被胁裹的喀喇沙尔百姓。

  救了下来,只是第一步,将如此大数量饥疲劳交迫的百姓,安全送回喀喇沙尔、库尔勒二城,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不能马上就上路。

  这批百姓被胁裹西行,一路上,叛匪是一粒粮食也不给他们的,全靠上路的时候,自己携带的一点儿干粮,支撑至今事实上,不少人已经支持不住,在半途倒了下去。勉强走到英噶萨尔的人,每一个,都是饥疲交加,如果马上上路,其中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