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一城两督_1911新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气氛热烈而又古怪的入城式到了快中午才结束雨辰已经堂而皇之的在原两江总督衙门挂出了江苏军政府都督牌子有他大名的安民告示已经贴得满城都是。而徐固卿也在浙军和镇军的支持下在小营挂出了江苏临时政府的都督招牌在南京一时出现了一城两督的局面。对此雨辰倒也不恼火对人家解说是他管军政而徐固卿管的是民政什么涉及到用钱的事情他一概推到徐固卿那里。还美其名曰军政分立要知道他可只给徐固卿他们只留了二十万两的残羹还串通了张人骏把所有簿册都修改了让人没处查根去。

  他只是忙着扩编军队加强训练收编江苏各处的游杂武装。不时还和江苏的名流士绅往还一下。在十省代表都云集上海的时候惟有雨都督这里还是安之若素。有人问起他只说自己是一介军人只管打仗不管政治。

  另外江防军的军械南京的军资储备南京的各个6军学堂都被他把在了手里没有半点要分润出去的意思。在十天内他的苏沪革命军已经正式扩编为江苏6军第一师辖两个旅四个步兵团。另外还辖教导团、炮兵团、辎重团、工兵团骑兵团。每个旅都相当于混成旅都是十个营的建制(六个步兵营炮、工、骑、机关枪各一营)整个南京城的武器几乎都集中到他那个师里了。一下膨胀到万余人的实力。满心思想大捞一把的镇军和浙军却都还是进城多少人枪现在还是多少人枪。徐固卿的这个都督当得是有点底气不足。

  南京的克复也促使了满清朝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北方英国人办的北华捷报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都刊登出社论认为南京的光复。标志着南北对峙的局面真正形成而满清朝廷的存在也彻底成为一种笑话。下面就是北方实力派和南方民党之间的和谈了。和这些社论同时配的照片往往都是孙中山在船上招手和雨辰骑在马上侧身敬礼的照片。

  而此时在南京在胡汉民的主持下。光复或者独立的十七省代表6续来到南京开始了临时政府的筹备会议。而同时在上海孙中山宋教仁黄克强等人也在为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宋教仁强烈建议采用责任内阁制而中山先生断然决定采用总统制在他的强势要求下。组织形式也最终确定下来。而各省代表在南京的预备会议也讨论决定出了三个原则:一、组织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以每省各一票选举决定。二、采用公历纪元。三、与北方袁世凯举行和谈。南方局势随着南京底定终于初见端倪。

  当你的军队扩充到两万人的时候最缺乏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干部!

  当时南京城里可以用一个词形容纷乱。在同盟会人物的组织下6续赶来支援的各省部队就有粤军、桂军、赣军、湘军、闽军…………加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