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唐昧的预言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苌弘的发言结束,会场却是一片沉默,这个冲击实在太大了,很多人都无法平复由此而带来的思潮。过了许久,主持会议的惠施才失神地道:“最后,请楚国星官发表高论。”

  楚国向来不服周王室代表的中原正统,他们与周人一样,都是源出黄帝之脉,在周灭商中立下功勋,可是却被周室轻慢,不仅只得了个小小的子爵,会盟时更被指派与蛮夷部落酋长一起“守燎”,连参会的资格都没有。

  正因为这样,楚国干脆破罐子破摔,就以蛮夷自居,“不与中国之号谥”。

  国力强盛之时便屡屡向中原发动进攻,更多次称王。可惜的是楚国总是强盛一时,又被中原打服,只好装模作样地表示臣服。

  如此往复,各大强国对其的态度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但凡前来参加星官大会,都将其排在最后,并且不能像其他强国那样获得轮流举办会议的资格。

  对于这明显的歧视,楚国倒是毫不在意。

  与燕国相似,由于纬度的差别,中原通行的历法在楚国也有些水土不服,所以不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实际应用,他们都没有使用周历,而是实行改进过的颛顼历。

  燕国没有能力制订自己的历法,可楚国却不相同,作为最大的国家,楚国向来不缺人才,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完成邹衍吹律的壮举。

  所以他们参会的目的便完全有别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了解中原各国情况才是主要目的。正因如此,作为楚国的代表,唐昧的发言与之前众人的风格绝然不同。

  唐昧精通的并不是星相历法,而是占星术。两者虽然多有相通之处,但学术地位却大不相同。不论哪个朝代,对于历法都极为重视,对占星术却比较暧昧。

  就像巫术一般,当权者会非常乐意其有利于自己,但绝不愿意反过来威胁到自己。而像荀子那般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来抨击借天相涉人事这类行为的,更是数不胜数。

  可是不管怎么说,出于对未知的好奇和恐惧,像占星术这样可预知未来的学说一直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信徒。

  即使是甘德、石申、邹衍这样的人,也是著名的占星家,而唐昧却比他们更为出众。唐昧在正史中的记载并不多,且是战死的将领,但也是与甘德、石申等并列掌管天文的官员,由此便可见一斑。

  此前苌弘曾向杨华介绍过唐昧在这个时空的事迹,二十多年前初出茅庐的唐昧便预言齐国将有贤相在位而重登霸主之位,当时谁也没在意,可不久之后管仲相齐,大力改革,数年间便让齐国国力大盛,并靠一己之力打败楚国成为天下首强。

  随后,唐昧关于魏国将会崛起、郑国覆灭等多个预言一一应验,就连中山两次灭国也被他说中。虽然他没有像其他星官那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