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石氏岁星纪年法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还是霸主国,可凭晋国之力仍然没办法统一各国意见,更无法制订出如此精准的历法。

  石申的才华在星官界并不出众,此前的名气远不如苌弘、邹衍等人,没想到竟然不声不响地搞出这么大的成就。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采用石氏岁星法最为明智,这都是各国星官心知肚明的事。

  可实际的情况却并非这么简单,魏国这十年来快速崛起,对外战争无一败绩,消化了夺取至秦国的河西之后,已然磨刀嚯嚯正在寻找下一个目标,自然早已引起各国暗中警惕。

  使用谁的历法,自古以来就有表示臣服的意味,这也是周室衰落后各国纷纷弃周历而自行其法的原因之一。

  所以星官大会已经无法保持其学术独立的地位,石氏岁星法再优秀,石申就算毫无藏私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出来,各国也不会欣然接受。

  且不理各国星官心里百味杂陈,杨华却站在那里听得津津有味,怪不得后世公认石申是战国时期贡献最大的天文学家,这人还真是不简单。

  虽说自己拥有领先其数千年的天文知识,也曾经看过后世修订过的《甘石星经》,但亲身站在这里听到作者讲述其研究成果,那感觉完全不同。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石申的这些研究成果都有着诸多不足,但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一年了,杨华的很多思维已经悄然转变,改而立足这个时代来看待问题。

  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历法的制定有着先天的不足,不管是浑天说、盖天说还是宣夜说,都只能在地不动而日月星辰环绕运行的基础上发展。这怪不得古人,仅凭肉眼观察,仅仅是想像大地在旋转运动都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地球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受外界和自身原因的影响,气候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变寒转暖丝毫不理会人类的感受。

  这一周期性变化一直到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花费了数百年持续不断的研究才得以发现。而要真正完全摸清其规律,据杨华所知,仍然还在科学家的努力之中。

  所以在这个时代,即使靠实践观察制定出来的历法都会有错误,需要靠星官们不断修正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能够制定出数年不出错的历法已经够资格当小国的星官了;如果能十几年运转自如,大国都会争相录用;至于那些可以几十年才会出现较大误差的历法,无不出自名家之手。

  而石氏岁星法,在杨华记忆里,似乎要在八十年后才需要重新修订。仅是这一点,石申便足以成为当世最出色的天文学家了。

  相比之下,苌弘在天文学的造诣上就显得暗淡无光了。

  不过苌弘本质上是一个儒者,周礼倡导应该具备的礼乐御射书数皆可谓精通,搞天文历法只是为了接近周天子从而施展自己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