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五章 初识变法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仅只看到申不害变法的一角,杨华已经大为震动,怪不得各国都要变法强国,仅申不害对农业的种种措施,便与他所熟悉的周地有着天壤之别。

  若是周地也行此法,民众又岂会困窘如斯。

  此时的杨华就如一个虚心受教的学生,通过一个个农夫之口,一步一观地踏入了法家天地。

  申不害变法之后,苌弘也是首次进入韩境,心里自然百味杂陈。他一生都在追求以王道治国,重兴三代之治,建立人间乐土。

  可惜他不仅没有任何施展的机会,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对其无比忠心的周室陷入衰落,让他深感无力。

  两人走走停停,时而与农夫交谈,时而驻足观望,速度反而比之前更慢了,直至入暮时分二人竟然还没走出新安谷地。

  杨华之前对法家理念并无涉猎,当然也就毫无兴趣,所以当日赵胜询问他对变法强国的见解时,他竟无言对。可是这一番亲身见证了变法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他对这个诸子百家中原本最不感兴趣的法家大为改观。

  唯一让他不解的是,一旦他问到农夫们对于变法的看法,他们无不脸色大变,立即匆匆而去,像躲瘟疫一样躲着杨华。

  如此几番之后,杨华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禁忌:庶民们可以陈述变法法令,却不能对其进行评价议论,一旦非议变法,想必会遭致严重的惩罚。

  对于这一点,他颇有些不解,一条法令的颁布实施难道不应该先进行广泛的讨论么?不过他也是初步了解法家,当下也没有再纠葛于此。

  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最该励行变法的无疑就是周王室了。

  周公制订的礼法已经运行了七百多年,天下形势早已大变,周室自己的情况更是面目全非,仍将周礼奉为圭臬简直是不可思议,难怪会困窘到如此地步。

  对比着申不害的部分变法内容,杨华却发现想要在周地变法,其难度何止十倍于韩国。

  申不害还能夺取贵族财富来补贴民众取得发展的强劲推力,周地却半点法子也没有。刘、单二氏虽然没有公然宣告,但其离国已经成为事实,整个周地唯一剩下的贵族便是颜氏—这个为三代周王当管家而自陷落魄的冢宰。

  寻了最近的官驿落脚之后,杨华兴致未减,草草用餐之后便到苌弘屋里主动请教各国变法情况。

  齐国、魏国都是因变法而强,韩国的变法仅仅一角便令他深为震憾,变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大势,若是仍如之前那般对其一无所知,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无疑痴人说梦。

  苌弘虽然不是法家,可因为齐魏的强盛,天下列国无不对其变法举措有着广泛的研究,他虽然知之不详,倒也略明概貌,正好适合给杨华充当启蒙者。

  天下变法虽然公认以管仲为先,但其实在此之前便有不少诸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