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 当为往圣继绝学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他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想法,纯靠手抄,不仅速度慢、质量差,而且会造成很多错漏。后世每有考古发掘出古籍,往往都会与存世版本有所差别,恐怕就是因此而来。

  造纸和印刷是文明绽放的两大利器,知识的传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利何止于更方便的抄书。

  况且这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门槛,甚至此时已经有了简易的印刷术:印章。

  自己要做的,不过就是大一点的印章罢了。至于活字印刷,他现在还没有精力去完成,先应付好眼前之事,以后再慢慢改进了。

  唯一的问题是,他还没来得及造纸,人手不足的问题极大的制约着他,村子里那点人手,要完成春种前的准备任务都极尽艰辛了,哪里还能抽出多余的人手。

  无奈之下,他只得挑选了两匹丝线排列致密的白布,暂时充作印刷的纸。

  首先是制作雕版,他先在白布上书写样稿,虽然他已经挑选了最致密的布,但仍然没办法解决浸墨的难题,只好临时制作了一些炭笔书写。他将有字的一面贴在木板上,至于刻板之事,便交给了刻。

  刻的名字可不是没有缘由的,他除了善于书写,还有着家传的刻制印章的手艺,足以胜任这个任务。只是由于每天只能使用零碎的时间,一张两百字的版前前后后竟花了四天时间。

  版制好了之后,他便开始用白布试印。先把墨汁均匀刷在版面,开始由于刷了太多,白布盖上去很快就浸成了大滩墨渍。

  于是他与刻反复试验,调整墨汁浓度、计量,又花了三天时间,把两匹白布浪费得差不多的时候,终于成功印刷出第一张字迹较清的布书。

  又再反复试验了一天,保证没有错失之后,杨华立即抱着一应物品去了藏室。

  藏室里此时并没有一个小吏在抄书,杨华心中一惊,生怕老聃已经出走,立即举目四望,连一个藏室的小吏也没有看见。

  见中门大开,便急奔而入,终于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老聃端坐在一张几案前,正在占卜。

  这个时代,大到国家战争,小到出行安居,几乎都要进行占卜,每个国家都有着专门的占卜人员。随着诸侯兼并的大量出现,很多占卜师流散到民间,易学也从最初的诸侯专享而流传开来。

  不过杨华对此却极为怀疑,若真能未卜先知,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易学号称百学之源,他当然也不敢完全小视,只是还没有涉猎其中而已。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老聃缓缓地吟诵卦辞,眼神却有些意味深长地落在杨华身上。

  杨华将一应物件放在一旁,拜道:“室老欲远行乎?”

  藏室没有一个抄书小吏,恐怕自己的猜想真的成为现实。

  他并不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