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礼仪之争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於是改封韩建为华国公,仍任镇国军节度使,兼华州刺史,但撤掉了他潼关防御使职,改由神策军都校高杰出任潼关防御使。

  吉王李保改封蜀王,授成都尹,仍任凤翔节度大使,兼岐州刺史。

  检校工部尚书、吏部侍郎、凤翔节度使副使杨守亮为检校司空,拜两川招抚制置使。

  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崇望以本职进门下侍郎,顶替崔胤罢相后的空缺,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柳璨以本职进吏部尚书、右散骑常侍。

  御史中丞、秘书省监裴枢以本职进弘文馆大学士,兼给事中。

  拜司空图翰林学士,授行知制诰,分管长安武学事,兼太学博士。

  经过一年的蛰伏,随着郑从傥的病薨及崔胤与张浚两位宰相各自出镇山东陇右,朝廷中枢进入以杜让能、刘崇望、柳璨为首的三核时代,李晔全面掌控大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宰相率领文武百官参上,杜让能又奏请祭天,李晔照准。

  每到二三月份,皇帝还是比较忙的。

  是夜,李晔在武德殿住宿奉斋,准备明日的祭天大典。

  翌日,李晔又是天没亮就起床,在高克礼和顾弘文的侍奉下换好冕服就出发,三位宰相已率文武百官等候多时,都穿着正式朝服,按照尊卑上下各就位次。

  当穿着朝服侍奉在李晔身边的高克礼和顾弘文出现在众人视线后,群臣登时如遭雷击,不少官员开始交头接耳,一些朝臣更是对高克礼和顾弘文投去了仇恨的目光。

  太乐令正要开始演奏音乐,太常博士李绰却站了出来,大声奏道:“陛下,臣有谏言!”

  李晔道:“若是无关事务,李博士稍候再谏。”

  李绰却不退下,另一位太常博士也站了出来,钱珝拱手道:“陛下,臣要谏!”

  李晔骤然变色,心中已有三分不快。

  杜让能见情况不对劲,连忙给裴枢使眼色,裴枢心中直骂二人没事找事,连忙命人去劝阻二人,天大的事也得等祭祀大典结束啊,现在冲出来谏言不是找麻烦吗?

  裴枢虽然命人救场,但已经晚了,李晔询问道:“二位博士要参谁,谏言何事?”

  钱珝拱手道:“臣遍观本朝旧事,并无内官着朝服参祭的先例,陛下受命于天,口衔日月御极掌运,大唐国祚得以中兴,今陛下敬见历代先帝神主,那么一切典章礼仪都应该秉承高祖太宗既成仪制,须遵循三代先王古典,车饰冠冕规格都要符合仪令。”

  祖制祖制,又是祖制!

  朝臣拿出祖制反对宦官参礼,李晔根本就找不到理由来反对。

  见皇帝不说话,李绰又拱手道:“礼院查阅内侍省册籍,明确掌握了内官朝服品阶的总体情况,昨天礼院也已按照宰相要求将今日大典规划奏上陈述,按照本朝礼仪律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